[实用新型]气管切开套管封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71485.4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90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波;丁创;黄仲凯;姚晓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39/20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牟军平 |
地址: | 51600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切开 套管 封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封堵器,包括柱状塞体,所述塞体的下部设置有环形密封气囊,所述环形密封气囊连接有充气调节机构;所述塞体的上部设置有挡盖,所述挡盖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塞体的直径尺寸。本封堵器采用瓶塞式设计,将塞体塞入套管内后,可以防止掉入气管,实现安全堵管且避免误入气管异物等风险,并且可以根据临床需要或不同型号套管的内径调节环形密封气囊的大小,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内径套管的堵管需要,避免重复感染、气管异物等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封堵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经常遇到气管切开病人,随着病情逐渐好转,病人需要拔除金属气管切开套管,为预防拔管后出现缺氧窒息等危险,拔管前需要试验堵管48~72小时。常用的普通金属气管切开套管内径为7~10mm不等,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选择不同型号。
目前临床上用于试验堵管的堵塞一般用棉签或自制简易堵塞,这样既不符合院感要求,还存在误入气管导致气管异物等风险,且堵塞只能适用一种规格尺寸的金属气管切开套管,不适合不同型号的套管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不同内径套管应用、实现安全堵管且避免误入气管异物等风险的气管切开套管封堵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气管切开套管封堵器,包括柱状塞体,所述塞体的下部设置有环形密封气囊,所述环形密封气囊连接有充气调节机构;所述塞体的上部设置有挡盖,所述挡盖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塞体的直径尺寸。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盖的上部设置有握持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握持部为柱状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柱状体的周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结构为防滑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气调节机构为握持式充气球囊,所述握持式充气球囊与环形密封气囊之间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安装有调节阀。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塞体的下部设置有环形密封气囊,所述环形密封气囊连接有充气调节机构,将塞体下部塞入套管内后,环形密封气囊可以充气膨胀而调节大小,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临床需要或不同型号套管内径调节大小,还可以对塞体起到固定作用。
(2)采用瓶塞式设计,所述塞体的上部设置有挡盖,所述挡盖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塞体的直径,这样将塞体塞入套管内后,可以防止掉入气管,实现安全堵管且避免误入气管异物等风险。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常用的普通金属气管切开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堵管状态参考图。
图中:1-塞体;2-环形密封气囊;3-握持式充气球囊;4-挡盖;5-气管切开套管;6-导气管;7-调节阀;8-握持部;9-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71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双开门使用的真空冷冻干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数控龙门丝杠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