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置式点火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57345.1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26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定;陈正海;孙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逸汽车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12 | 分类号: | H01F38/12;F02P3/02;H01F27/02;H01F2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铁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0 | 代理人: | 余晨浩 |
地址: | 211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顶置式 点火 线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火线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顶置式点火线圈,包括点火线圈本体,点火线圈本体一侧固定安装有护套,护套顶部安装有座板;座板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套筒,且套筒共有两组,套筒内中部活动贯穿有限位杆,且限位杆与护套固定连接;限位杆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共有四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限位杆、套筒和弹簧,在汽车顶置式点火线圈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弹簧给予多组半圆头反作用力,使其抵触在套筒的珠槽内,实现点火线圈稳定限位,使用期间如需拆卸时,握持点火线圈,并施力下移,弹簧自适应伸缩,半圆头受力移动,直至限位杆完全脱离套筒,反向操作可完成装配,只需施力可完成拆装,便拆装效果更理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火线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顶置式点火线圈。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汽油发动机向高转速、高压缩比、大功率、低油耗和低排放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点火装置已经不适应使用要求。点火装置的核心部件是点火线圈和开关装置,提高点火线圈的能量,火花塞就能产生足够能量的火花,其中点火线圈为汽车的点火装置,适应现代发动机运行的基本条件。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的汽车顶置式点火线圈多采用多组螺栓限位,由于装配点火线圈空间狭窄且通光不好,该种限位方式存在拆装不便,不便于后期检修及更换,亟需进行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顶置式点火线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顶置式点火线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顶置式点火线圈,包括点火线圈本体,所述点火线圈本体一侧固定安装有护套,所述护套顶部安装有座板;所述座板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套筒,且套筒共有两组,所述套筒内中部活动贯穿有限位杆,且限位杆与护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共有四组,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支块,所述支块内中部活动贯穿有T型杆,所述T型杆外端固定安装有半圆头,且半圆头卡位在套筒内壁上预设的珠槽内,所述T型杆靠近半圆头的内侧套设有弹簧,可通过限位杆、套筒和弹簧等组件配合使用,在汽车顶置式点火线圈使用过程中,使用期间如需拆卸时,握持点火线圈,并施力下移,弹簧自适应伸缩,半圆头受力移动,直至限位杆完全脱离套筒,只需施力可完成拆装,便拆装效果更理想。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座板靠近套筒的正上侧开设有中空腔,且限位杆延伸至中空腔内,所述限位杆顶部放置有微动开关,且微动开关固定在座板内,所述座板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和指示灯,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微动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微动开关通过导线与指示灯电性连接,可通过微动开关和指示灯等组件配合使用,每当安装点火线圈时,可通过限位杆贯穿套筒,并延伸至中空腔内,可对微动开关的活动按钮有效挤压,指示灯断电灭灯,工作人员可依据指示灯的亮灭判断是否安装到位,符合狭窄空间光线较暗不易辨别使用需求。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座板内开设有线孔,且线孔与同侧的中空腔连通设置,可通过线孔排线布线,用于内外侧组件连接导线。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点火线圈本体底部一体成型设置有插接头,且插接头底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罩,可通过插接头插接外部组件,同时经保护罩提供一定的插接处防护作用。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限位杆的外形与套筒的轮廓适配,所述半圆头的外形与珠槽的轮廓适配,各组件轮廓适配设计,保证限位的稳定,以防出现晃动倾斜脱落状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置式点火线圈,通过设置有限位杆、套筒和弹簧,在汽车顶置式点火线圈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弹簧给予多组半圆头反作用力,使其抵触在套筒的珠槽内,实现点火线圈稳定限位,使用期间如需拆卸时,握持点火线圈,并施力下移,弹簧自适应伸缩,半圆头受力移动,直至限位杆完全脱离套筒,反向操作可完成装配,只需施力可完成拆装,便拆装效果更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逸汽车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逸汽车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57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包密码锁
- 下一篇:一种用于注塑机的下料分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