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带材表面带刀印的分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38520.2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91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1 |
发明(设计)人: | 钮松;黄贤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科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9/04 | 分类号: | B23D19/04;B21D43/08;B21D43/09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兵魁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表面 带刀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材技术领域的防止带材表面带刀印的分条装置。包括上部圆刀(1)和下部圆刀(2),上部圆刀(1)和下部圆刀(2)后方设置第一辊(3)和第二辊(4),第一辊(3)位于第二辊(4)上方,第一辊(3)和第二辊(4)后方设置第三辊(5)和第四辊(6),第四辊(6)位于第三辊(5)后部,第四辊(6)直径小于第三辊(5)直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止带材表面带刀印的分条装置,结构简单,有效解决带材剪切时圆刀在带材表面形成刀印的问题,改善表面质量,提高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止带材表面带刀印的分条装置。
背景技术
黄铜、青铜以及镀锡带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对材料进行分条,分切时使用一对贴合很近的圆刀施加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形成剪切的效果,实现带材剪切分条,而分切时圆刀会与带材表面相接触,因为分条圆刀具有一定的宽度,一般为3-5mm,又由于镀锡材料表面偏软,其表面硬度在HV 70左右,则在两片圆刀的外侧会形成压痕,行业中称为“刀印”。刀印的存在,影响带材的表面质量,表面刀印严重时还会导致带材需要报废,降低成品率,影响使用。
现有技术中有名称为“厚箔剪碟刀下刀刀印消除装置”、公开号为“204195858U”的技术,该技术包括碟刀下刀、下刀轴,所述下刀轴为阶梯轴,所述下刀轴中间部分的直径和碟刀下刀的外径相同,所述下刀轴中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下刀轴两侧部分的直径,在下刀轴中间部分的两侧各安装一个外径与碟刀下刀外径相同的刀垫,所述刀垫由外圈和内圈组成,所述刀垫的外圈为贴在内圈上聚氨酯圈体,在两端刀垫的外侧安装碟刀下刀。然而,该技术不能解决本申请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解决带材剪切时圆刀在带材表面形成刀印的问题,改善表面质量,提高成品率的防止带材表面带刀印的分条装置。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止带材表面带刀印的分条装置,包括上部圆刀和下部圆刀,上部圆刀和下部圆刀后方设置第一辊和第二辊,第一辊位于第二辊上方,第一辊和第二辊后方设置第三辊和第四辊,第四辊位于第三辊后部,第四辊直径小于第三辊直径。
所述的上部圆刀位于下部圆刀正上方位置。
所述的第一辊位于第二辊正上方位置。
所述的上部圆刀直径和下部圆刀直径相等。
所述的第一辊直径和第二辊直径相等。
带材经过上部圆刀和下部圆刀剪切分条后,一道带材分条设置为能够从第三辊和第四辊下方通过的结构。
带材经过上部圆刀和下部圆刀剪切分条后,另一道带材分条设置为能够从第三辊和第四辊上方通过的结构。
所述的防止带材表面带刀印的分条装置包括多组分条装置组件,每组分条装置组件分别包括上部圆刀、下部圆刀。
所述的防止带材表面带刀印的分条装置进行带材分条时,多组分条装置组件设置为能够将带材分条成多道带材分条的结构,带材分条的数量等于分条装置组件数量+1的结构。
所述的防止带材表面带刀印的分条装置进行带材分条时,奇数的带材分条设置为能够从第三辊和第四辊上方通过的结构,偶数的带材分条设置为能够从第三辊和第四辊下方通过的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科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鑫科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38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片修剪装置
- 下一篇:汽车电子转向柱锁的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