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沉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37165.7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52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琦;刘博才;王跃磊;张泽旭;宁斌;陈逸林;林舒康;陈竹;唐兴园;朱绍秋;张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沉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分离式沉井结构,包括两半沉井井壁和现状管线和洞口,还包括:洞口桩体,所述洞口桩体设置于洞口处,所述洞口桩体设置于两半所述沉井井壁的外侧;连接件,两半所述沉井井壁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沉井井壁上的预留埋件,本分离式沉井结构,适用于既有管线无法迁改或迁改困难、费用高的情况,洞口设置有洞口桩体挡土,两半沉井井壁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采用螺栓连接,便于安装拆卸,沉井下沉过程中,某层连接件遇现状管线时停止下沉,将连接件拆卸后再继续下沉,连接部位下沉至现状管线下部时,重新安装连接件,再继续下沉,本结构构造简单、施工快捷、造价经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分离式沉井结构。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领域沉井为常见结构形式,用于顶管井、顶拉管井、泵站基坑等情况。
当沉井位置存在既有管线时,如能迁改则需优先考虑管线迁改,但有时无法迁改,或存在迁改难度过大、费用过高等情况,此时沉井下沉遇障碍,沉井无法下沉,且现状管线不得破坏,此种情况下,且当其他方法不可行或无技术经济优势时,需考虑沉井如何在既有管线情况下下沉。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分离式沉井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沉井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离式沉井结构,包括两半沉井井壁和现状管线和洞口,还包括:
洞口桩体,所述洞口桩体设置于洞口处,所述洞口桩体设置于两半所述沉井井壁的外侧;
连接件,两半所述沉井井壁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沉井井壁上的预留埋件,所述预留埋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端板,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和端板的外壁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插接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端板、连接板和螺栓均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连接件呈纵向阵列分布设置,纵向相邻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的间距大于现状管线的口径。
优选的,两半所述沉井井壁分别设置于现状管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沉井井壁通过先绑扎钢筋再浇筑混凝土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分离式沉井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本分离式沉井结构,适用于既有管线无法迁改或迁改困难、费用高的情况,洞口设置有洞口桩体挡土,两半沉井井壁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采用螺栓连接,便于安装拆卸,沉井下沉过程中,某层连接件遇现状管线时停止下沉,将连接件拆卸后再继续下沉,连接部位下沉至现状管线下部时,重新安装连接件,再继续下沉,本结构构造简单、施工快捷、造价经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b-b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留埋件;2、端板;3、连接板;4、螺栓;5、洞口桩体;6、现状管线;7、沉井井壁;8、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371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工位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印刷版辊打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