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坡喷锚支护坡面生态复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335797.X | 申请日: | 2022-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88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谢晟;尤永春;韦巡洲;邢庆祝;于波;黄智国;古志文;胡随建;冯仕轩;李湛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C23/04;B05B15/25;B05B15/40;E03B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李俊康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坡喷锚支 护坡 生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坡喷锚支护坡面生态复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蓄药箱,所述混合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转杆进行转动,第一转杆带动主动皮带轮进行转动,主动皮带轮通过传动带的传动带动从动皮带轮进行转动,从动皮带轮带动第二转杆进行转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分别带动其表面的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进行转动,对雨水和营养液进行充分搅拌混合,解决了现有的蓄水装置在使用时仅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与初步处理,无法将雨水和营养液充分混合,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与人力,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复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边坡喷锚支护坡面生态复绿装置。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50年代边坡喷锚支护技术问世,已逐渐在世界各地水工、建筑、铁路、矿山等领域广为应用,这种技术最开始的应用范围仅局限于对岩体进行加固的工程中,后经改良逐步开始应用到土体的加固工程中,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将喷锚支护技术引入到高边坡治理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被广泛应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光秃秃一片灰的混凝土边坡越来越影响美观,所以需要对原有的锚喷支护边坡进行生态复绿,在做好边坡支护的同时开展同步的坡面生态复绿设计,在生态复绿中需要用到蓄水装置对水体进行储存,以便后续对植被进行灌溉,如申请号为CN 216906077 U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的复绿装置,包括固定组件以及蓄水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底部设有所述蓄水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矿山上且用于种植绿植,所述蓄水组件用于蓄水且在高温天气将蓄的水推动到所述固定组件内浇灌绿植。
但现有的蓄水装置在使用时仅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与初步处理,无法将雨水和营养液充分混合,并不能达到复绿所需求的浇灌营养度,需要人工进行二次处理,降低整体的实用性,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与人力,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喷锚支护坡面生态复绿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蓄水装置在使用时仅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与初步处理,无法将雨水和营养液充分混合,降低整体的实用性,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与人力,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边坡喷锚支护坡面生态复绿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边坡喷锚支护坡面生态复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蓄药箱,所述混合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混合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混合箱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混合箱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蓄药箱的底部连通有输液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液管的底部贯穿至混合箱内腔顶部的中端,所述输液管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混合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杆的左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支撑板右侧的顶部,所述第二转杆的左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支撑板右侧的底部,所述第一转杆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所述第二转杆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杆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大小相同且分布均匀的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二转杆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大小相同且分布均匀的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与第二搅拌叶片呈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连通有喇叭管,所述过滤箱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卡座的内腔均卡接有滤网,所述过滤箱底部的中端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贯穿至混合箱内腔顶部的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未经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357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型汽车内饰纬编底布
- 下一篇:一种水厂用节能减排模块炉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