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软土地层盾构端头不加固始发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31157.1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82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林;冯宏朝;候振;王恒旭;屈少伟;郭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刘永豪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地 盾构 端头 加固 始发 施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土地层盾构端头不加固始发施工结构,属于盾构始发支护技术;所述围护桩嵌入在所述土体中,所述围护桩背靠所述土体一侧面设置有凹槽;且该凹槽为现场凿除。有益效果:一是端头软土体未采取加固措施,节省加固的时间;二是洞门处的围护结构也无需全部凿除,仅仅凿除洞门处围护桩桩身的一半,而后利用盾构刀盘的刀具对剩余一半的桩身进行破除;既能破除洞门钢环处的全部围护桩,让盾构顺利始发,也能保证洞门处不会发生坍塌的风险。三是有施工劳动量小、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节省地铁造价成本,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可,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盾构机在软土地层端头不加固情况下盾构始发的施工结构,属于盾构始发支护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盾构破除始发洞门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盾构始发端头利用双管旋喷桩、地下连续墙、地面注浆、冷冻法等进行土体加固,以保证端头土体的强度,而后人工凿除洞门处全部围护结构,再进行盾构始发。
传统的盾构始发施工结构即为在端头土体加固的情况下,利用人工分层分块的逐步凿除洞门处的全部围护桩;由于端头土体得到了有效加固,故而即使将洞门处的围护桩全部凿完后也能很好的保证洞门处不会发生坍塌的风险,能安全的保证于盾构始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软土地层盾构端头不加固始发施工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围护桩直接凿除之后洞门容易坍塌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步骤:
包括设置在土体一侧的洞门,且所述洞门处设置有围护桩;所述围护桩嵌入在所述土体中,所述围护桩背靠所述土体一侧面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圆柱形槽,该圆柱形凹槽的深度等于二分之一所述围护桩桩身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围护桩采用柱形桩、方形桩。
进一步的:所述围护桩一侧设置有洞门环,所述凹槽内径与所述洞门环内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洞门环上还设置有橡胶止水帘布。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可拆卸的加强盘。
进一步的:所述洞门为在所述土体侧面挖设的圆柱形槽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一是端头软土体未采取加固措施,节省加固的时间;
二是洞门处的围护结构也无需全部凿除,仅仅凿除洞门处围护桩桩身的一半,而后利用盾构刀盘的刀具对剩余一半的桩身进行破除;既能破除洞门钢环处的全部围护桩,让盾构顺利始发,也能保证洞门处不会发生坍塌的风险。
三是有施工劳动量小、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节省地铁造价成本,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可,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性。相较于纯人工凿除洞门施工效率可提高很多倍。特别适用于软土地层盾构区间隧道。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加强盘零件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围护桩;2、凹槽;3、止水帘布;4、盾构机;5、土体;6、洞门环;7、加强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31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距抓取转移机构及包装生产线
- 下一篇:可调节电梯井操作平台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