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锚杆锚固体侧向冲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25992.4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34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见行;夏晨昕;阳杰;袁浩洋;曾柱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固 侧向 冲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杆锚固体侧向冲击装置,属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该锚杆锚固体侧向冲击装置具体包括:螺栓、中空环形顶梁、转轮、连接杆、落锤、锚固套筒、锚固剂、锚杆、托盘、压力传感器、螺帽、承压板、活柱、死柱、立方体混凝土块。所述螺栓与所述中空环形顶梁之间以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中空环形顶梁中央的钻孔与所述锚固套筒外壁以螺纹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落锤以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承压板与所述活柱之间以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两侧分别与转轮和落锤连接,所述连接杆可以带动落锤围绕转轮摆动。该锚杆锚固体侧向冲击装置能够对锚杆锚固体进行侧向冲击,并分析锚杆锚固体受侧向冲击后的锚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杆锚固体侧向冲击装置。
背景技术
锚杆是巷道支护领域一种常用的围岩加固手段,在保证巷道的稳定及安全使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锚杆利用锚固剂将杆体与周围岩体黏结在一起并形成锚杆锚固体。在锚杆锚固体内存在锚杆与锚固剂间锚固界面以及锚固剂与围岩间锚固界面。两个锚固界面依靠化学胶结力、机械咬合力和摩擦力将锚杆、锚固剂和围岩连接为整体。现有研究普遍针对锚杆的轴向拉拔行为开展,即围绕两个锚固界面沿锚杆轴向方向的失效形式开展。但在工程实践中,锚杆锚固体很有可能会受到来自侧向方向的冲击荷载。因此,提出一种锚杆锚固体侧向冲击装置,对研究锚杆锚固体受侧向冲击时的承载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杆锚固体侧向冲击装置,该装置改善了现有锚杆锚固体承载性能的测试方法,能够对锚杆锚固体受到侧向冲击时的承载性能展开研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锚杆锚固体侧向冲击装置,包括:螺栓、中空环形顶梁、转轮、连接杆、落锤、锚固套筒、锚固剂、锚杆、托盘、压力传感器、螺帽、承压板、活柱、死柱、立方体混凝土块;所述螺栓与所述中空环形顶梁之间以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中空环形顶梁中央的钻孔与所述锚固套筒外壁以螺纹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落锤以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承压板与所述活柱之间以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中空环形顶梁为金属材质,中央带有圆形钻孔且钻孔内带有螺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锚固套筒外壁带有螺纹且螺纹与所述中空环形顶梁中央圆形钻孔内的螺纹相匹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杆两侧分别与转轮和落锤连接,所述连接杆可以带动落锤围绕转轮摆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锚固套筒为金属材质,其弹性模量大于150GPa。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锚固剂为水泥净浆锚固材料,水泥与水的质量比例为0.4:1至0.45:1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立方体混凝土块中央设置圆柱体钻孔,钻孔直径大于锚杆直径;使用锚固剂将立方体混凝土块与锚杆黏结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死柱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且死柱内安装有活柱;所述活柱通过乳化液的加压可以进行伸出或收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立方体混凝土块底部以所述托盘进行约束;所述托盘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外侧以所述螺帽进行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259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面上刀快速裁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搬运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