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19262.3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13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傅志忠;傅志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中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8 | 分类号: | E02D5/48;E02D5/52;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桩基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柱和与第一连接柱相抵接的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端部开设有多个活动槽,所有活动槽沿第一连接柱的周侧边缘间隔设置,活动槽内壁转动安装有加强块;第二连接柱端部固定有导向件;当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相抵接时,导向件迫使加强块向外移动插入土里。本申请的一种桩基结构,在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相抵接的过程中,加强块与导向件相接触并在导向件的导向下插入土层,提高了桩基于竖直面内的支撑力,能够有效降低桩基受力下沉的可能性,使桩基对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桩基结构。
背景技术
由桩和连接柱顶的柱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和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通常用来在软土地基上支撑和固定建筑物;现有的桩基通常竖直埋设于土层内部,桩基受到建筑楼房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然而现有的建筑楼房多为高层建筑,重量较大,桩基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受力下沉,导致桩基对建筑物的支撑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桩基受力下沉的风险,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桩基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桩基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桩基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柱和与第一连接柱相抵接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端部开设有多个活动槽,所有活动槽沿第一连接柱的周侧边缘间隔设置,所述活动槽内壁转动安装有加强块;所述第二连接柱端部固定有导向件;当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相抵接时,所述导向件迫使加强块向外移动插入土里。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均为预制桩,将第二连接柱插入地面后,将第一连接柱插入地面与第二连接柱相抵接;在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相抵接的过程中,加强块与导向件相接触并在导向件的导向下插入土层,提高了桩基于竖直面内的支撑力,能够有效降低桩基受力下沉的可能性,使桩基对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
可选的,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远离第二连接柱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块靠近第二连接柱中轴线的一侧设为内侧面,所述导向块靠近第二连接柱的一侧设为连接面,所述导向块远离第二连接柱的一侧设为抵接面;所述导向面到内侧面的间距从连接面至抵接面逐渐减少。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块,导向块的导向面即为斜面,加强块与导向面相抵接时使得加强块逐渐向外偏移并插入土层。
可选的,所述加强块远离第一连接柱的一端设置为尖端。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尖端,便于加强块插入土里,从而提高第一连接柱的安装效率。
可选的,所述加强块与活动槽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弹力使加强块与第一连接柱的中轴线保持平行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扭簧,减少第一连接柱在插入土里过程中发生自由转动于土层接触的情况,进而降低第一连接柱安装过程中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保持第一连接柱的施工效率;并降低加强块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活动槽安装有弹力件,所述导向件与弹力件相抵接时,所述弹力件迫使加强块向外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力件,能够增加加强块的延长线与第一连接柱相交的中轴线的夹角,进一步提高桩基于竖直面内的支撑力,降低桩基受力下层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弹力件包括弹力块和第二扭簧,所述活动槽内壁设置有弹力槽,所述弹力块转动安装于弹力槽内壁;所述第二扭簧安装于弹力块和弹力槽内壁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扭簧的弹力使弹力块脱离弹力槽,所述第二扭簧的弹力小于第一扭簧的弹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中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中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192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床用铁屑清洗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粘度流体加注机及其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