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09091.6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11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彤;彭宇;鞠雨含;冯丽菊;陈克鑫;张彩鹏;褚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广瀚动力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1/00 | 分类号: | B23H11/00;B23H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宋晓晓 |
地址: | 150078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筒型挠性 元件 加工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为了现有电火花加工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存在容易出现人为偏转角度及偏转方向错误的问题,本方案定位盘的左端设有止口一;支撑轴的左端与定位盘的中部的止口二连接固定,支撑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座内,定位螺栓二穿过支撑座的定位孔四后顶紧支撑轴,定位盘上沿轴线向外侧依次设有多个定位孔一、多个定位孔二和多个定位孔三;多个定位孔二与多个定位孔三错位布置,支撑座左端的顶部为立板上沿定位盘的轴线向外侧依次设有通孔、定位孔五和定位孔六;定位螺栓一穿过通孔后安装在定位孔一上,定位螺栓三用于连接定位孔五和定位孔二,定位螺栓四用于连接定位孔六和定位孔三,本工装定位准确、支撑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线切割机床对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进行加工时所使用的工艺装备,涉及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具体为针对筒型不对称结构薄壁挠性元件所使用的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挠性元件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应用较广,应用于各种不对中场合及提高运动机构动态性能的作用。金属挠性元件采用切削加工时由于受切削力及装卡受力的影响,挠性零件受力变形导致无法准确控制尺寸,无法满足零件尺寸及形位精度要求。因此在金属挠性元件加工时采用无切削力的电火花加工是未来挠性元件加工的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切割零件时需电极丝贯穿整个零件进行切割,这对于加工拥有不对称结构的筒型件时该加工方法无法直接加工,只能通过同时加工两侧壁共有的缺失区域,再将零件摆转角度通过已加工出的缺失部位使电极丝能单独切割一处侧壁完成加工。这种切割方式需对零件多次切割,容易产生接刀缺陷,加工过程需多次穿丝,降低了加工效率,加工过程需多次将零件摆转角度,增加了分度头多次摆转及程序调整动作,使人为因素导致加工错误几率大大增加,降低了精度、加工效率及零件合格率,且对操作者的个人水平要求较高。
例如图2的一种典型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该类零件为金属挠性零件,外表面分布多处贯穿侧壁的扇形截面通槽,共三排五列,且最外侧两排槽与中间排槽起始位置互错角度圆周分布,两种槽对称中线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图见图3、图4。该类零件不对称的槽只能通过电极丝同时切割两侧壁图5中加工区域一15-1及加工区域二15-2,将两侧不对称槽公共需去除部分切割,之后将零件摆转角度,通过已加工出的加工区域一15-1及加工区域二15-2穿丝分别加工槽两侧部分加工区域三15-3及加工区域四15-4并去除中间连接部分加工区域五15-5,再此过程中需保留对侧壁26,最终偏转零件4次,加工编程并调整程序5次,穿丝4次,完成1处角度槽的加工。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一般拥有多个槽,对于现有电火花加工方法大大增加了加工难度。
综上所述,现有电火花加工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存在加工精度不高、易产生接刀缺陷、穿丝操作次数多、程序调整次数多、容易出现人为偏转角度及偏转方向错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了现有电火花加工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存在穿丝操作次数多、容易出现人为偏转角度及偏转方向错误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非对称筒型挠性元件加工工装,它包括定位盘、支撑轴、支撑座、定位螺栓一和定位螺栓三;
所述定位盘的左端设有止口一;定位盘的中部设有止口二,支撑轴的左端与止口二连接固定,支撑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座内,支撑座上布置有多个垂直支撑轴轴线的定位孔四;所述定位螺栓二穿过定位孔四后顶紧支撑轴,所述定位盘上沿轴线向外侧依次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孔一、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孔二和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定位孔三;多个定位孔二与多个定位孔三错位布置,支撑座左端的顶部为立板,支撑座的立板上沿定位盘的轴线向外侧依次设有通孔、定位孔五和定位孔六;所述定位螺栓一穿过通孔后安装在定位孔一上,定位螺栓三用于连接定位孔五和定位孔二,定位螺栓四用于连接定位孔六和定位孔三。
进一步地,所述止口一为凸止口,止口二为凹止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广瀚动力传动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广瀚动力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090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伏焊带的锡珠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临床医学急救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