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废水的再利用回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00114.7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17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汪志军;王渊;王红波;戴静;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铭(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F31/44;B01F31/441;B01D29/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废水 再利用 回收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废水再利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活废水的再利用回收机构,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左侧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一端与右侧支撑块顶部固定连接的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内顶壁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顶部的进水管,所述沉淀箱的内顶壁设置有位于进水管右侧且一端延伸至沉淀箱顶部的进料斗,所述沉淀箱的内底壁设置有一端延伸至过滤箱内部的连接管。该生活废水的再利用回收机构,通过启动双轴驱动电机来带动搅拌叶片旋转和上下往复移动,以此来扩大搅拌的范围,同时对废水和絮凝剂进行均匀搅拌,从而提高废水和絮凝剂融合的速度,进而提高了回收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废水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活废水的再利用回收机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洗菜淘米等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废水,这些废水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通常都会通过再利用回收机构来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而在回收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通过添加絮凝剂来对杂质进行凝聚沉淀,然后在对废水进行过滤,但是现有生活废水的再利用回收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大多并不具备均匀搅拌的功能,导致废水和絮凝剂融合的速度较慢,进而影响回收的效率,故而提出一种生活废水的再利用回收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废水的再利用回收机构,具备可对废水和絮凝剂进行均匀搅拌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生活废水的再利用回收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大多并不具备均匀搅拌的功能,导致废水和絮凝剂融合的速度较慢,进而影响回收的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对废水和絮凝剂进行均匀搅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废水的再利用回收机构,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左侧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一端与右侧支撑块顶部固定连接的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内顶壁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顶部的进水管,所述沉淀箱的内顶壁设置有位于进水管右侧且一端延伸至沉淀箱顶部的进料斗,所述沉淀箱的内底壁设置有一端延伸至过滤箱内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侧设置有位于过滤箱和沉淀箱之间的电磁阀,所述过滤箱的内壁左右两侧之间设置有与其内壁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的滤网,所述过滤箱的内壁左侧设置有位于滤网上方的密封箱门,所述过滤箱的内壁右侧设置有位于滤网下方且一端延伸至过滤箱右侧的排水管,所述沉淀箱的顶部设置有位于进料斗右侧且一端延伸至沉淀箱内部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顶部且另一端延伸至沉淀箱内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沉淀箱内部一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数量为四个的搅拌叶片,所述沉淀箱的顶部设置有一端与套筒外侧固定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沉淀箱的顶部右侧设置有L型块,所述L型块的左侧设置有一端与其底部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驱动组件啮合的传动组件,所述沉淀箱的顶部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套筒前后两侧的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设置有一端与搅拌轴顶部活动连接且另一端与传动组件左侧固定连接的牵引组件。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轴驱动电机,所述沉淀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套筒右侧的双轴驱动电机,所述双轴驱动电机的左侧输出轴固定安装有驱动锥齿轮,所述套筒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一端与驱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双轴驱动电机的右侧输出轴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L型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L型块的左侧活动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固定块左侧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一端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牵引组件包括转盘,所述转轴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搅拌轴上方且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的拨杆,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活动安装有套在拨杆外侧且一端与搅拌轴顶部活动连接的移动框。
优选的,所述沉淀箱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套筒通过第一轴承与沉淀箱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搅拌轴通过第二轴承与移动框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铭(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铭(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00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