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溢胶双玻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99546.0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51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磊;王永;巴义敏;李纪伟;杨澜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10 | 分类号: | C03C2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41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溢胶双玻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玻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溢胶双玻组件,旨在解决现有融化的胶会通过开孔残留在背面玻璃上难以清除的问题。为此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溢胶双玻组件,所述双玻组件包括:玻璃板,所述玻璃板上具有开孔;灌胶桶,设置在所述玻璃板上并与所述开孔连接;溢胶管,其一端设置在所述灌胶桶的侧壁上,另一端上开设有与所述溢胶管连通的通孔。通过在玻璃的开孔处插接有灌胶桶,灌胶桶的外壁上连接有多根溢胶管,通过将融化的胶排入到灌胶桶后,再由溢胶管运输到其它位置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还可以避免溢胶残留在玻璃,导致难以清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玻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溢胶双玻组件。
背景技术
双玻组件正背面均采用玻璃,背面玻璃中间开孔通过引出线,当双玻组件层压之后,融化的胶会从背面玻璃开孔处溢出并黏在背面玻璃上,清理困难且清理不净。传统的清理方式为在开孔处粘贴防高温胶带,使融化的胶可以粘接在胶带上,通过撕掉胶带来清理溢胶,但是这种方法会使得一部分溢胶残留在背面玻璃上,清洁效率较低。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融化的胶会通过开孔残留在背面玻璃上难以清除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溢胶双玻组件,所述双玻组件包括:
玻璃板,所述玻璃板上具有开孔;
灌胶桶,设置在所述玻璃板上并与所述开孔连接;
溢胶管,其一端设置在所述灌胶桶的侧壁上,另一端上开设有与所述溢胶管连通的通孔。
在上述防溢胶双玻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灌胶桶与所述开孔之间为螺纹连接的结构。
在上述防溢胶双玻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灌胶桶的内部设有将溢胶由桶内向四处分散的锥台。
在上述防溢胶双玻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溢胶管插接在所述灌胶桶的侧壁上。
在上述防溢胶双玻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溢胶管设置有4个,并且分布在所述玻璃板的边角线上。
在上述防溢胶双玻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竖直向下开设。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玻璃的开孔处插接有灌胶桶,灌胶桶的外壁上连接有多根溢胶管,通过将融化的胶排入到灌胶桶后,再由溢胶管运输到其它位置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还可以避免溢胶残留在玻璃,导致难以清除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防溢胶双玻组件:
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防溢胶双玻组件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防溢胶双玻组件的爆炸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种防溢胶双玻组件的灌胶桶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种防溢胶双玻组件的灌胶桶剖视结构图。
图中:
1、玻璃板;11、开孔;2、灌胶桶;21、锥台;3、溢胶管;3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溢胶双玻组件,首先参见图1至图4,对本申请的一种防溢胶双玻组件进行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99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驱动器部件和电驱动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变压器铁心连续绑扎的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