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送线用重力阻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79180.0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09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毅;谢万泉;张境阳;洪坚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维(厦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2 | 分类号: | B65G47/22;B65G47/88;B65G23/22;B65G23/28;B65G43/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93 | 代理人: | 林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炬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重力 阻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送线用重力阻挡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两个输送线,两个输送线分别固定设置于支撑机构上端面的靠前侧和靠后侧处,所述支撑机构上端面前侧和后侧均通过多个螺栓和固定件固定设置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用转动轴配合固定座、阻挡固定支架和阻挡活动支架,采用纯机械结构实现阻挡工序,替代了传统气动阻挡机构依赖气缸执行动作,容易受到气源不稳定导致开关阻挡不及时以及传统电动阻挡依靠电机执行动作,需要用到电机和元器件。设计采用依靠重力自倾斜的可旋转式阻挡活动支架机械式结构,完成不需要气源和电能,仅通过重力即可实现阻挡,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和纯靠机械结构的稳定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线用重力阻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智能物流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关节机器人拆码垛技术运用到智能输送系统内,托盘上的物料(纸箱、料箱等)配合关节机器人拆码垛需要托盘在输送线上精准定位,从而保证效率和精准性。
传统的输送线精准定位主要靠光电定位、气动阻挡机构和电动阻挡机构。由于气动阻挡机构主要依赖气缸执行动作,容易受到气源不稳定导致开关阻挡不及时;而电动阻挡主要依靠电机执行动作,需要用到电机和元器件,使用气动或电动阻挡,不仅需要很高的制造成本,还会伴有很高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且在通放气过程中还存在浪费能源,噪声大,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输送线用重力阻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输送线用重力阻挡装置,通过使用转动轴配合固定座、阻挡固定支架和阻挡活动支架,采用纯机械结构实现阻挡工序,替代了传统气动阻挡机构依赖气缸执行动作,容易受到气源不稳定导致开关阻挡不及时以及由于传统电动阻挡依靠电机执行动作,需要用到电机和元器件。而采用依靠重力自倾斜的可旋转式阻挡活动支架机械式结构,完成不需要气源和电能,仅通过重力即可实现阻挡,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和纯靠机械结构的稳定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送线用重力阻挡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两个输送线,两个输送线分别固定设置于支撑机构上端面的靠前侧和靠后侧处,所述支撑机构上端面前侧和后侧均通过多个螺栓和固定件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支撑机构下端面前后端通过多个螺母和螺栓固定设置有阻挡固定支架;
所述支撑机构下端面的前后端一侧均通过紧固件和L性支撑杆固定设置有光电组件,所述支撑机构下端面靠近紧固件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组件,两个所述输送线上端面放置有托盘,所述阻挡固定支架靠中点前后侧处均固定套设有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有阻挡活动支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组件带动输送线实现由右边往左边输送,托盘跟随输送线运动,当托盘通过阻挡活动支架时会推动阻挡活动支架从竖直状态变成水平状态,托盘经过的同时阻挡活动支架由水平状态靠自身重力重新恢复到竖直状态起到阻挡作用,当输送到光电组件位置时,电机组件停止转动,输送线停止,使得托盘停止到一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顶板,两个所述顶板下端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柱,两个所述顶板相离一侧均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设置有L形延伸座,四个所述支柱两两相对一侧靠上端处固定设置有连接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整个装置稳定固定于地面之上,L形延伸座用于固定挡板,保证托盘跟随位移时不会发生掉落现象,同时提供一定导向力,保证了运行输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有电机、转轴、齿轮组和连接轴,两个所述输送线通过连接轴同步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组为上下平行的两个齿轮通过链条连接组成,且上端齿轮和下端齿轮分别固定套设于连接轴和转轴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保证两条输送线的同步运作,保证输送工序的平稳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维(厦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元维(厦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79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牧智能电子耳标
- 下一篇:一种加热机构及液晶聚酯板耐热测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