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设备和开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79101.6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78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姜博韬;冯书航;李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河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7 | 分类号: | F16L55/07;F17D1/14;F17D3/01;F17D3/10;F17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范彦扬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设备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排气设备和开式系统,排气设备应用于具有水泵的开式系统,包括第一连接管道、进水阀门、负压腔体、排气阀、第二连接管道和真空脱气泵;第一连接管道的第一端用于与水泵的后端连通,第一连接管道的第二端与负压腔体连通,进水阀门串联在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排气阀设置于负压腔体上,排气阀的高度高于第一连接管道的第二端的高度,排气阀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真空脱气泵的进口连通。本公开解决了运行中的水泵后端无法排气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设备和开式系统。
背景技术
在开式系统(如冷却系统)运行过程中容易存在气体沿管道进入系统并堆积在水泵叶轮或者系统内管道的弯头处,基于这种情况,需要对开式系统进行定期的排气处理。
目前现有技术一般是对开式系统进行自然循环排气,使气体沿管道内循环后在冷却塔处自然排出,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过程慢且具有不确定性。或者在水泵前端加装排气阀,但是水泵前端排气阀只能排出被水泵循环过的气体,可能会有气泡附着或堆积在水泵的叶轮处,导致水泵造成气蚀或者增大水泵的运行负载。若排气阀位于运行的水泵后端,会因为水泵运行产生的离心力将气体由排气阀吸入管道,不仅达不到排气的效果,反而会对系统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排气设备和开式系统。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排气设备,应用于具有水泵的开式系统,包括第一连接管道、进水阀门、负压腔体、排气阀、第二连接管道和真空脱气泵;
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水泵的后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负压腔体连通,所述进水阀门串联在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所述排气阀设置于所述负压腔体上,所述排气阀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第二端的高度,所述排气阀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与所述真空脱气泵的进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排气设备还包括观察器,所述观察器串联在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所述观察器为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的一段透明视窗。
可选的,所述观察器为玻璃视窗。
可选的,所述排气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负压腔体内部压力的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置于所述负压腔体上。
可选的,所述排气阀设置于所述负压腔体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排气设备还包括第一排水管道和排水阀门,所述排水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水管道上,所述第一排水管道与所述负压腔体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道与所述负压腔体连通处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第二端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道与所述负压腔体的底部连通。
可选的,所述真空脱气泵为水环真空泵,所述排气设备还包括真空泵进水管道和第二排水管道,所述真空泵进水管道与所述水环真空泵的真空泵进水阀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道与所述真空脱气泵的出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负压腔体为负压罐。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开式系统,包括水泵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排气设备,所述水泵的后端与所述排气设备中的第一连接管道的第一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河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河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79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签生产用棉棒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宫颈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