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源数字化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76077.0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79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强;朴哲勇;刘铸;曹春耀;舒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白城供电公司;安徽金瑞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9/00;G01R15/18;G01R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赵云 |
地址: | 1370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源 数字化 套管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源数字化套管,其包括导体以及套设在导体外部的绝缘芯体;所述绝缘芯体包括主电容、屏蔽及取能电容;所述屏蔽及取能电容的多个电容屏构成正向电容屏组和反向电容屏组,若干正向电容屏组和若干反向电容屏组沿导体的径向交替设置,同时所述正向电容屏组和反向电容屏组构成电容C3、C4、C5和C6;电容C3和电容C4依次串接在导体和接地GND之间,电容C3和电容C4之间接出导线向外输出信号用于局放检测,电容C5和电容C6依次串接在导体和接地GND之间,电容C5和电容C6之间接出导线用于向外输出第一电源,同时具有电压、电流、局放监测功能,且能提供工作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源数字化套管。
背景技术
现有套管装置包括电容式套管和检测设备,在满足变压器输出和输入绝缘要求的同时,一般还具有电压、电流和局放监测功能,但是需要外接电源为检测设备提供工作电源,而且现有的电压、局放监测采用电容屏实现信号采样,为了提高采样精度和抗干扰,通常还设有屏蔽电容,但各电容屏的功能独立,造成浪费,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无源数字化套管,同时具有电压、电流和局放监测功能,而且能为进行电压、电流和局放检测的检测设备提供工作电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源数字化套管,其包括导体以及套设在导体外部的绝缘芯体;
所述绝缘芯体包括主电容、屏蔽及取能电容;所述主电容包括套设在导体一端外部的与绝缘层交替设置的多个电容屏,主电容的电容屏构成依次串接在导体和接地GND之间的电容C1和C2,电容C1和C2串联构成电容分压器,电容C1和C2之间接出导线向外输出电压信号;
所述屏蔽及取能电容包括套设在导体另一端外部的与绝缘层交替设置的多个电容屏,所述屏蔽及取能电容的多个电容屏构成正向电容屏组和反向电容屏组,若干正向电容屏组和若干反向电容屏组沿导体的径向交替设置,同时所述正向电容屏组和反向电容屏组构成电容C3、C4、C5和C6;所述正向电容屏组的最内层的电容屏与导体电连,最外层的电容屏与接地GND电连,所述反向电容屏组的最内层的电容屏与接地GND电连,最外层的电容屏与导体电连;
电容C3和电容C4依次串接在导体和接地GND之间,电容C3和电容C4之间接出导线向外输出信号用于局放检测,电容C5和电容C6依次串接在导体和接地GND之间,电容C5和电容C6之间接出导线用于向外输出第一电源。
优选的,在绝缘芯体外套设有电流互感线圈。
优选的,至少一个正向电容屏组或反向电容屏组同时作为屏蔽电容屏组,用于屏蔽外部信号对电容C1和电容C2构成的电容分压器的干扰,所述屏蔽电容屏组的电容屏沿套管的轴向从内到外相互叠套且依次向一端偏移,至少包绕部分主电容。
优选的,所述屏蔽及取能电容的最内层的正向电容屏组的电容屏同时作为屏蔽电容屏组,最内层的正向电容屏组的电容屏沿套管的轴向从内到外相互叠套且依次向靠近主电容的一端偏移,至少包绕主电容位于变压器外部的部分;
或者,所述屏蔽及取能电容的最内层的反向电容屏组的电容屏同时作为屏蔽电容屏组,最内层的反向电容屏组的电容屏沿套管的轴向从内到外相互叠套且依次向远离主电容的一端偏移,至少包绕主电容位于变压器外部的部分。
优选的,所有的正向电容屏组和反向电容屏组均至少包绕部分主电容,所有的正向电容屏组和反向电容屏组一起构成屏蔽电容屏组。
优选的,所述电容C6包括屏蔽及取能电容的最外层的至少两块电容屏,电容C5包括电容C6和导体之间的屏蔽及取能电容的其余电容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白城供电公司;安徽金瑞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白城供电公司;安徽金瑞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76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