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72431.2 | 申请日: | 202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40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梁金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4 | 分类号: | G11B33/04;G11B3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523841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存储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存储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接线孔;芯材盒,设置于壳体内;芯材盒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隔热材料;电路盒,设置于芯材盒内;电路盒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于芯材盒对立的两个侧面,至少其前端为开放端;开放端固定于芯材盒;芯材盒在前端固定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电路盒与芯材盒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吸热材料;电子器件,设置于电路盒内;数据传输线,数据传输线的一端与电子器件连接,另一端延伸出电路盒和芯材盒,并穿过接线孔延伸出壳体。电路盒在芯材盒中作为隧道连接芯材盒对立的两个侧面,可以促进电路盒内的空气流动,从而优化数据存储装置内部的散热效果,降低电子器件的热量,提升装置的防火性能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类交通工具、监控设备、家用电器等都开始向智能化发展,内置了处理器和存储器等电子器件,从而具备了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以便向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
目前,设备中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的电子器件通常设置于设备内部。然而,在面对撞击、火烧或水浸没等极端情况时,设备本身通常难以为内部的电子器件提供妥善的安全防护,在极端情况下也无法实时发送数据,容易造成数据丢失,从而无法恢复原本数据或者分析事故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存储装置,以优化相关技术中数据存储装置的防护效果欠佳的问题。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存储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接线孔;芯材盒,设置于壳体内;芯材盒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隔热材料;电路盒,设置于芯材盒内;电路盒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于芯材盒对立的两个侧面,至少其前端为开放端;开放端固定于芯材盒;芯材盒在前端固定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电路盒与芯材盒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吸热材料;电子器件,设置于电路盒内;数据传输线,数据传输线的一端与电子器件连接,另一端通过开口延伸出芯材盒,并穿过接线孔延伸出壳体。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路盒的前后两端均设置为开放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路盒的前端设置为开放端,后端设置为封闭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从开放端至封闭端,电路盒的横截面的面积不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从电路盒的预设位置至封闭端,电路盒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路盒的表面设置为波纹状表面。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线还包括第三端,第三端设置于壳体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线的端部设置有传输接口。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和芯材盒上均设置有加强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芯材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724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装配的母线槽
- 下一篇:一种可定位的渗透仪检测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