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系统及其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72417.2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69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邢素堂;王国权;王琛琛;周林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3/02 | 分类号: | G01L13/02;G01L19/00;G01L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检测 传感器 系统 及其 采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的采样装置,涉及传感器采样部件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采样机构和连接机构,采样机构能够通过连接机构与传感器转动连接;其中,连接机构能够连通传感器的压力测量单元与采样机构的测压端,且能够使传感器绕采样机构的中心轴旋转,测量时,能够在测量方向不变的情况下,转动传感器以调整传感器的显示窗的角度,实现了采样装置与传感器能够相对旋转,而不影响测量方向,保证了测量精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系统,包括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以及上述的用于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的采样装置,用于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的采样装置安装在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采样部件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系统及其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基于压差原理可实现双向静压、正压、负压、差压的测量,配上皮托管结构还可实现两个方向流体的流速和流量的测量,是各环境监测站、厂矿、建筑供暖、通风测试的理想仪器。
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主要包括传感器壳体、主控电路板、压力测量元件、采样装置,其中采样装置一端固定于传感器壳体,与压力测量元件连接;另一端处于测量环境。基于实际工程环境需要,采样装置正反两个方向采样口中心轴线与所测管路平行,而传感器显示窗则需要适应实际工况环境旋转调整以便于观测检修;现有的传感器与采样装置方向固定无法满足根据现场工况旋转调整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系统及其采样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采样装置与传感器能够相对旋转,不影响测量方向,且能够保证测量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的采样装置,包括采样机构,所述采样机构的一端为采样端,用于放入待检测气流中,所述采样机构的另一端为测压端,用于与传感器的压力测量单元连接,所述采样机构为双向采样机构;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采样机构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传感器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连接机构能够连通所述传感器的压力测量单元与所述采样机构的测压端,且能够使所述传感器绕所述采样机构的中心轴旋转。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为第一安装端,用于与所述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的另一端为第二安装端,用于与所述采样机构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座、紧固件和旋转件;所述连接座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座的上端为所述第一安装端,所述连接座的上端开口用于接入所述传感器的压力测量单元,所述连接座的下端为所述第二安装端,所述连接座的下端开口用于接入所述采样机构的测压端;所述紧固件套设于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外侧,且所述紧固件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座的下端之间留有旋转间隙,所述旋转件转动设置于所述旋转间隙内;所述紧固件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采样机构的测压端能够从下到上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连接座的下端开口,且与所述旋转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为圆筒形,所述旋转件为圆环形,且所述旋转件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座的下端开口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旋转件的顶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所述导向槽的路径为非闭合圆形。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为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螺纹套的内径,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套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的底部能够与所述螺纹套的顶部相抵。
优选的,所述采样机构的采样端为S型皮托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系统,包括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以及上述的用于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的采样装置,所述用于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的采样装置安装在所述双向动压检测传感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724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灰的铣床
- 下一篇:一种多腔室过滤型有机废气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