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68014.0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75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樊景凯;汤文山;孟璐璐;胡银萍;罗帅;肖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桩桩 沉渣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底沉渣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包括:包括立杆、移动铁筒和圆形铁盘,移动铁筒固定连接在圆形铁盘的上端,且移动铁筒和圆形铁盘滑动套在立杆的外壁上,所述立杆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缺口,另一端侧壁上开设有球眼;移动铁筒和圆形铁盘的内壁上设有平口,平口的侧壁和缺口的外壁滑动连接,移动铁筒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通道,通道的内部通过弹簧设置小钢球;使用此检测装置,孔底沉渣测量效率高,能够很快判断出沉渣厚度是否满足要求;使用此检测装置,可以消除因卷尺读数误差等原因造成的沉渣厚度不准的情况,保证施工质量;而且此装置可以长久循环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底沉渣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灌注桩是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和安全,因此灌注桩施工过程要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沉渣厚度控制就是相当重要的一步。灌注桩施工完成终孔后要进行清孔,清孔的目的是将孔底的渣土或渣石清理干净。灌注桩孔底沉渣过厚,会导致桩基础出现竖向沉降和变形,导致承载力折减,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桩底沉渣厚度,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要求,端承型桩的孔底沉渣厚度不应大于50mm,摩擦型桩的孔底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00mm。
现有的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方式是采用同一种吊锤先轻轻下放,测得深度作为沉渣顶面深度,再提高距孔底3~4m,自由落体下放,测得深度作为孔底深度,二者之差为沉渣厚度。此种检测方法效率较慢,而且精度不高,吊锤上的卷尺容易出现磨损,造成读数有误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注桩桩底沉渣检测装置,包括立杆、移动铁筒和圆形铁盘,移动铁筒固定连接在圆形铁盘的上端,且移动铁筒和圆形铁盘滑动套在立杆的外壁上,所述立杆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缺口,另一端侧壁上开设有球眼;
移动铁筒和圆形铁盘的内壁上设有平口,平口的侧壁和缺口的外壁滑动连接,移动铁筒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通道,通道的内部通过弹簧设置小钢球;
移动铁筒的外壁上通过小型螺帽螺纹连接有螺丝,螺丝位于通道的外端口处。
优选的,所述立杆的顶端外壁上圆周开设有外螺纹,底端固定连接有圆锥体。
优选的,所述立杆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大型螺帽,大型螺帽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形铁环。
优选的,所述圆形铁盘的半径大于移动铁筒的半径,且圆形铁盘和移动铁筒的内端口齐平,移动铁筒的下端焊接在圆形铁盘的上端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球眼设有若干个,且呈线性均匀分布在立杆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小钢球滑动设置在通道内,弹簧的一端插入通道内并和小钢球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小型螺帽的一端固定焊接在移动铁筒的外壁上,螺丝的外壁和小型螺帽的内壁螺纹连接,且将弹簧完全推进通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此检测装置,孔底沉渣测量效率高,能够很快判断出沉渣厚度是否满足要求;2、使用此检测装置,可以消除因卷尺读数误差等原因造成的沉渣厚度不准的情况,保证施工质量;而且此装置可以长久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区域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68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面顶压机手动卸压改进装置
- 下一篇:披萨炉用的集成烘烤装置及披萨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