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67115.6 | 申请日: | 202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29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彩荣;王为民;张岩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诺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赛诺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78;C02F1/44;C02F1/52;C02F1/28;C02F103/0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生活 饮用 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原水进水泵、混凝沉淀装置、混凝剂加药装置、后臭氧接触装置、臭氧发生器投加系统、生物活性碳过滤进水泵、生物活性碳过滤装置、超滤进水箱、超滤给水泵、超滤装置、纳滤进水箱、纳滤给水泵、保安过滤器、纳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可降低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水中的土霉味,装置产水满足且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要求,系统产水回收率≥85%,为人们提供高品质且充足的生活饮用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可降低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水中的土霉味,提供高品质饮用水,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洁净而优良的水质是人类健康的保障。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饮用水品质。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最适合人体的高品质饮用水7条标准:(1)不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质;(2)硬度适度,介于50-200mg/L(以CaCO3计);(3)含有适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例子状态矿物质(其中钙含量≥8mg/L);(4)pH呈中性或弱碱性;(5)水中溶解氧量高(水中溶解氧≥6mg/L),碳酸根离子含量适中;(6)水分子团集团小,抑郁人体细胞吸收和利用;(7)可以迅速、有效的清除体内的酸性代谢产物和各种有害物质。
目前,我国供水行业的主要矛盾由水量供给转变为水质保证。我国上海市于2018年发布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饮用水水质标准-上海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DB31/T1091-2018),标准参考了欧盟、美国和日本等饮用水水质标准,新增2-甲基异莰醇(2-MIB)、土臭素(GSM)、总有机碳(TOC)等非常规指标,并对水中色度、浊度、铁、锰、总硬度、总溶解性固体(TDS)等水质指标提出更严格的要求。2019年,江苏省成立高品质饮用水相关研究课题,制定了地方性高品质饮用水水质标准;同年,武汉市也公布“升级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深圳市也于2020年发布了地级优质饮用水供水标准。
但水污染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事件却层出不穷。水污染事件风险、水处理工艺对原水水质变化的响应滞后、水处理系统的不完善等,都会影响饮用水的安全。饮用水安全主要包括水质化学安全性和微生物安全性。对于水体来说,生物安全性问题对人类的安全威胁是最大的。传统水处理工艺主要依靠强氧化剂(氯消毒)杀灭水中的微生物。而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而导致的藻类爆发也给水质净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藻类频发时期,水体异味进一步引起了民众对水体质量的质疑。在众多藻类致嗅物中,检出率最高的是二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SM),它们是造成水中土霉味的主要来源。二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SM)主要是由蓝藻、绿藻和放线菌代谢所产生的天然有机物。已有研究表明,水厂常规工艺对水中致嗅物质的去除效果非常差,如果不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加强对致嗅物质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很难达到安全饮用水的标准。
在满足供水水量充足的情况下,生产高品质的饮用水已经成为供水行业的一致目标。常规处理工艺已经很难从根本上改善饮用水水质。
因此,提供一种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提高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率,特别是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去除水中的土霉味,提供高品质饮用水,同时降低系统运行能耗,提高系统回收率≥85%,就成为该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处理装置,降低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水中的土霉味,提供高品质饮用水,同时降低系统运行能耗,提高系统回收率≥8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诺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赛诺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赛诺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赛诺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67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