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打印机光敏树脂的恒温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64823.4 | 申请日: | 202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60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妥;肖国悦;焦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匠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95 | 分类号: | B29C64/29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杨石;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打印机 光敏 树脂 恒温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打印机光敏树脂的恒温加热装置,属于光敏树脂技术领域,包括内壳和树脂本体,所述树脂本体设置在内壳的内部,所述内壳的外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和内壳的外壁形成腔体,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内的加热器可以对加热管进行加热,加热管通过导热弹片对导热管进行加热,导热管内部的导热油加热之后温度升高,与加热器的相互配合,便可以实现对内壳和树脂本体进行加热,提升加热效率,且导热油温度升高后不容易冷却,通过保温板的配合,便可以实现对树脂本体进行保温,从而实现恒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敏树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打印机光敏树脂的恒温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光敏树脂俗称紫外线固化无影胶,或UV树脂(胶),主要由聚合物单体与预聚体组成,其中加有光(紫外光)引发剂,或称为光敏剂。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下便会立刻引起聚合反应,完成固态化转换,光敏树脂指用于光固化快速成型的材料为液态光固化树脂,或称液态光敏树脂,主要由齐聚物、光引发剂、稀释剂组成。近两年,光敏树脂正被用于3D打印新兴行业,因为其优秀的特性而受到行业青睐与重视。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固化快速成型的树脂加热系统(公告号为CN201070836Y),该技术方案由主槽、副槽、导热介质、加热器构成。用于盛装光敏树脂的主槽和副槽,采用夹层结构,夹层内充注热容和导热系数较大的热传导油,用电加热方式维持导热油温度在所设定的值,通过导热油的循环从五个方向对光敏树脂进行均匀的加热。克服了对光敏树脂加热不均匀的缺点,使在树脂槽不同部位的树脂在加热和光固化的过程中保持均匀的温度,通过恒温控制装置控制电加热器,使光固化树脂的工作温度维持在某一设定值。从而提高光固化快速成型工件的成型精度,节约了设备的维护费用。
但是该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对光敏树脂进行均匀的加热,但对树脂槽的强度和制作工艺要求较高且树脂槽夹层容易被导热油污染,长时间使用不便于更换导热油,容易导致夹层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打印机光敏树脂的恒温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树脂槽的强度和制作工艺要求较高且树脂槽夹层容易被导热油污染,长时间使用不便于更换导热油,容易导致夹层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打印机光敏树脂的恒温加热装置,包括内壳和树脂本体,所述树脂本体设置在内壳的内部,所述内壳的外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和内壳的外壁形成腔体,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外壳的内部下表壁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加热管,所述腔体的内部四表壁均设置有保温板,四个所述保温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外壁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导热弹片,多个所述导热弹片均与加热管卡接,加热管可以通过导热弹片对导热管进行加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四个所述保温板的下表壁均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条形开口,且所述条形开口分别与导热弹片相对应,条形开口便于导热弹片的伸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外壳的内部四表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相同一侧的多个所述复位弹簧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均与保温板相接触,保温板可以通过支撑板和复位弹簧进行卡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多个所述保温板的上表壁均设置有把手,且把手均与保温板固定连接,把手便于保温板的拿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多个所述导热管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板,且多个所述固定板均通过螺栓与保温板固定,固定板可以对导热管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多个所述保温板的一侧壁均开设有凹槽,且多个所述导热管均安装在凹槽内部,凹槽便于导热管与内壳的贴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匠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匠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64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弱电电缆的压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车整备用自动上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