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42408.9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27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孝瑞;张怀省;朱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声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发声装置包括壳体和扬声器单体,壳体的侧部设有出声口,扬声器单体设于壳体的内部,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将壳体的内部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前声腔与出声口相连通,壳体包括与出声口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和出声口分别设于振膜的两端,其中,第一侧壁与振膜的振动方向间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为锐角且夹角范围值为45°~7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声装置,能够有效地缩短前声腔中反射波的行程,从而减少出声口处反射波的干涉,进而提高发声装置的发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发声装置包括外壳和收容在外壳中的发声组件,该发声组件的振膜将外壳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其中,前声腔具有出声孔,以使发声装置通过前声腔发声。
其中,前声腔的侧壁按照模具成型需求角度进行拔模,经拔模后的侧壁与振膜的振动方向的夹角较小,从而便于外壳脱模,但此侧壁缺乏声学理论指导,拔模后存在局限性,从而降低发声装置的发声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前声腔的侧壁影响发声装置的发声性能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部设有出声口;
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前声腔与所述出声口相连通,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出声口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出声口分别设于所述振膜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且夹角范围值为45°~7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声装置,通过在振膜的两端设置第一侧壁和发声口,且第一侧壁与振膜的振动方向间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为锐角且夹角范围值为45°~75°,能够有效地缩短前声腔中反射波的行程,从而减少出声口处反射波的干涉,进而提高发声装置的发声性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声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包括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二端部相较于所述第一端部远离所述振膜设置,且所述第二端部相较于所述第一端部靠近所述出声口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为弧形面或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在所述第一端部处的切线方向与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间形成所述第一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为拔模后形成的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设有吸音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出声口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所述振膜的尺寸大于等于12.2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声腔还设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出声口之间,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振膜间隔且之间形成所述前声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配合并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扬声器单体的容纳腔,其中,所述出声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部,所述扬声器单体与所述第一壳体间形成有所述前声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424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