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振动铅酸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24407.1 | 申请日: | 202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83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彦;刘长来;夏诗忠;高国兴;钟如荣;李元军;罗香湘;孟刚;王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41 | 分类号: | H01M50/541;H01M50/114;H01M50/55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冯媛 |
地址: | 441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蓄电池 | ||
一种耐振动铅酸蓄电池,电池槽外壁四角设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槽正面加强筋、槽侧面加强筋;电池槽外壁上沿处设有多组槽上部加强筋;电池槽内各单格底部为平面,极群组与单格底部全接触不悬空。极群组与电池槽内壁间插装极群辅助固定件,极群组与隔墙之间插装极群辅助固定件。极群辅助固定件包括置于电池槽中极柱单格或中间单格的第一极群辅助固定件、置于偏铅件单格的第二极群辅助固定件。还包括置于偏铅件单格用于固定汇流排的汇流排辅助固定件。本实用新型有效提升耐振动性能,可更好地为商用车后置车型铅酸蓄电池进行有效匹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振动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为满足短距车型的布置以及日益增大的附件(新型的后处理器性能升级,轮廓尺寸增加),加之随着市场对超大容量油箱的需求,造成整车蓄电池布置空间受限,越来越多的商用车主机厂客户将蓄电池采用后置式布局设计。受减震材料价格影响,后置车型整车台架的减震设计还未成熟。通过路谱仪测试,车辆行驶过程中,综合加速度最高可达10G(10倍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对蓄电池的抗撞击能力要求大幅度提高。最显著的变化点就是振动强度增大,由于蓄电池安装位置变化导致蓄电池重心后移(相对于常规布局位置),加之蓄电池重量较大,在车辆行使过程中,受整车振动影响,电池在整车上随之振动,内部连接件晃动,产生位移导致电池失效,急需一种耐振动性能强的铅酸蓄电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振动铅酸蓄电池,可以满足欧标振动标准EN50342-2015等级4振动条件,耐振动性能强,可更好地为商用车后置车型铅酸蓄电池进行有效匹配。
本实用新型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耐振动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槽、电池盖;所述电池槽内腔经隔墙分隔为两个以上单格;各单格内装有极群组、电解液;极群组包括汇流排、隔板、极板。
所述电池槽外壁四角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槽正面加强筋、槽侧面加强筋;所述电池槽外壁上沿处设有多组槽上部加强筋;所述电池槽底面外壁设有网格状底部加强筋;所述电池槽内各单格底部为平面,不设沉淀槽,极群组与单格底部全接触不悬空。极群组一侧与电池槽内壁之间插装有极群辅助固定件,极群组另一侧与隔墙之间插装有极群辅助固定件。
所述极群辅助固定件包括置于电池槽中极柱单格或中间单格中用于固定极群的第一极群辅助固定件、置于偏铅件单格中用于固定极群的第二极群辅助固定件。
还包括置于偏铅件单格中用于固定汇流排的汇流排辅助固定件。
所述电池槽内壁设有用于与极群辅助固定件配合的槽内壁支撑筋;所述隔墙上设有隔墙加强筋。
所述各极群组中的极板由N块正极板、N+1块负极板组成。
所述正极板厚度≤2.0mm;所述负极板厚度≤1.8mm。
所述2N+1≥30。
所述极板表面涂覆有涂填用玻纤。
所述第一极群辅助固定件包括上压紧板一、连接于上压紧板一的两短支撑板一和位于两短支撑板一之间的长支撑板一;所述上压紧板一上部设有用于限位极群以防止极群上下移动的凸沿一;所述短支撑板一、长支撑板一上设有用于限位极群以防止极群前后移动的支撑筋一;所述相邻两支撑筋一之间形成与槽内壁支撑筋/隔墙加强筋配合的凹槽一。
所述凸沿一下部设有上部倒角一。
所述上压紧板一上设有用于填充粘结剂与槽内壁进行固定的上部固定槽一。
所述长支撑板一下部两侧设有斜角。
所述支撑筋一下端呈便于装配的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244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节能低碳彩钢瓦
- 下一篇:等离子炬组件与风口小套的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