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毛机用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19862.2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56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照福;张照荣;张照权;张照礼;张照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永其祥织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7/00 | 分类号: | D06C7/00;D06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毛 冷却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烧毛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烧毛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烧毛机构和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水箱及冷水辊,冷却水箱靠近烧毛机构设置,冷却水箱的顶端分别开设有供织物进出的进料口及出料口,冷水辊设置在冷却水箱内。机架靠近冷却水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压辊,压辊沿自身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冷却水箱上连通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远离冷却水箱的一端分别与压辊的两端转动连接,连接组件分别与通孔的两端连通。本申请具有减少热能和水资源的浪费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烧毛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烧毛机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烧毛机是指对织物表面的绒毛进行灼烧,以去除织物表面的绒毛,使得织物获得光洁表面的加工设备。为了使得织物在经过烧毛后,不会过分地产生热收缩现象,织物在烧毛完成后,通常需要再经过冷却处理。而冷却的方式一般有冷却水冷却、加装冷水辊冷却、加装吹冷风机冷却或向织物喷水雾冷却等。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织物进入冷却水后,会使得冷却水的温度升高,导致冷却水容易蒸发成水蒸气,且水蒸气回向空气中的气体部分扩散,从而容易造成热能和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热能和水资源的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烧毛机用冷却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烧毛机用冷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烧毛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烧毛机构及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水箱及冷水辊,所述冷却水箱靠近所述烧毛机构设置,所述冷却水箱的顶端分别开设有供织物进出的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冷水辊设置在所述冷却水箱内,所述机架靠近所述冷却水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压辊,所述压辊沿自身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冷却水箱上连通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远离所述冷却水箱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压辊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通孔的两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物经过烧毛机构烧毛后,织物能够从进料口进入冷却水箱内,并缠绕在冷水辊上,再从出料口离开冷却水箱,冷却水箱内储存有冷却水,便于对织物进行冷却。当织物进入冷却水后,冷却水的温度升高,使得部分冷却水被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能够通过连接组件进入通孔内,且水蒸气中携带有一定的热能,使得压辊的温度升高,从而有利于利用压辊去除织物中的水分,且水蒸气在通孔内凝结成水后能够通过连接组件回流至冷却水箱内,进而有利于减少热能和水资源的浪费。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管及回流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水箱的顶部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辊转动连接,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水箱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辊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所述回流管分别与所述通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与回流管相互配合,能够使得冷却水箱内的水蒸气流入至通孔内,且能够使得水蒸气在通孔内凝结出的水流回至冷却水箱内,从而有利于减少热能和水资源的浪费。
可选的,所述压辊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压辊分别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冷却水箱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压辊转动连接,所述回流管远离所述冷却水箱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压辊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物能够从两个压辊之间通过,从而使得两个压辊能够共同对织物进行挤压,有利于利用两个压辊去除织物中的水分,进而便于后续对织物进行加工。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集水箱,两个所述压辊分别设置在所述集水箱内,所述集水箱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水箱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压辊分别设置在集水箱内,从而使得集水箱能够对压辊从织物中去除的水分进行收集,且集水箱的底部与冷却水箱连通,使得集水箱内收集的水能够流入至冷却水箱内,进而有利于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可选的,所述集水箱的底部呈锥形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永其祥织染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永其祥织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19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下一篇:电子雾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