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10240.3 | 申请日: | 202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82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媛;徐中立;李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成 装置 用于 加热器 | ||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被配置为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用于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器包括:
外壳,包括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
多孔基体,于所述空腔内延伸;
加热线圈,位于所述空腔内,且至少部分环绕所述多孔基体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的表观密度介于1g/cm3~3g/cm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的导热率介于1~25W/m.K。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的孔隙率介于30~80%。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内微孔的孔径介于10~2000μm。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在沿其轴向方向上,包括靠近所述自由前端的第一端、以及靠近所述末端的第二端;
所述加热器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电的第一导电引脚和第二导电引脚;其中,
所述第一导电引脚与所述第一端连接,并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末端外;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与所述第二端连接,并至少部分由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末端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呈管状,并界定有沿纵向贯穿所述多孔基体的通孔;
所述第一导电引脚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的管壁厚度大于0.2mm。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能在直流电流流过时由于电阻焦耳热而发热;所述加热线圈与所述外壳彼此导热,以使所述外壳能通过接收所述加热线圈的热量而发热从而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被布置成能在交变电流流过时产生变化的磁场;
所述外壳被构造成能被变化的磁场穿透而发热,从而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
11.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被构造呈销钉或针状,并包括沿长度方向相背离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间延伸的空腔;
多孔基体,于所述空腔内延伸;
加热线圈,位于所述空腔内,且至少部分环绕所述多孔基体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102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金属义齿表面处理的喷砂机
- 下一篇:防静电的圆形离子风铝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