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轴器打磨用定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09145.1 | 申请日: | 202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13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祥忠;陈光明;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捷轴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孙竹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燕***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轴器 打磨 定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联轴器打磨用定位机构,涉及联轴器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动力箱,且动力箱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源,所述动力箱的端面设置有从动力箱内部延伸出来且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动力输出端,且动力输出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外侧设置有联轴器,且定位轴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安装有气缸,且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轴、气缸、调节块、受力杆和定位板,通过在联轴器内腔中对联轴器进行定位,能够有效避免三爪卡盘存在的留白现象,也就不需要再后续对联轴器进行二次打磨处理,提高了联轴器的生产效率以及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联轴器打磨用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联轴器是指联接两轴或轴与回转件,在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一同回转,在正常情况下不脱开的一种装置;有时也作为一种安全装置用来防止被联接机件承受过大的载荷,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
联轴器的加工过程中会涉及其外壁的打磨,这是修整联轴器外壁平整度的加工方式,目前,对于联轴器的打磨,一般会选用机床进行,而我们知道,机床对于物件的定位是利用三爪卡盘的夹持限位,因此夹爪夹持的部分无法被打,存在所谓的留白,该部分留白仍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后续的处理,对于联轴器的生产效率来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联轴器打磨用定位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联轴器打磨用定位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动力箱,且动力箱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源,所述动力箱的端面设置有从动力箱内部延伸出来且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动力输出端,且动力输出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外侧设置有联轴器,且定位轴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安装有气缸,且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外侧设置有受力杆,且受力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联轴器的高效、高质定位效果,能够有效提升联轴器的打磨质量与效率,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调节块的作用实现对定位板的移动量调节,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内径的联轴器定位,提升了定位结构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的端面安装有电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联轴器内壁能够在电磁铁的作用下内被吸附,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联轴器的定位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块的外壁设置有多组等距且环形分布楔形面,且所述楔形面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受力杆移动量的调节效果,也就实现了对定位板移动量的调节,使得定位板能够适配不同内径的联轴器,提高了定位结构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受力杆的数量与调节块外壁的楔形面数量相匹配,且一组所述受力杆与一组所述楔形面对应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楔形面的移动能够驱使受力杆发生位移,从而使得受力杆能够带动定位板移动,最终实现对联轴器的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块与空腔内壁限位滑动连接,所述受力杆与定位轴内壁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辅助调节块、受力杆移动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捷轴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捷轴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09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异形金属冲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线缆保护功能的硅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