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体组织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205652.8 | 申请日: | 2022-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23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丞瀚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0 | 代理人: | 周学永 |
| 地址: | 10003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体组织收集装置,该收集装置包括第一端,第二端,收集主体,其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以及过滤组件,其内置于所述收集主体的腔体内,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网,所述滤网上设置有切碎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于收集主体腔体内的过滤组件进行结构改进,从而实现本申请能够大大减轻医务人员繁琐工作,提升自体组织移植手术的工作效率及治疗效果。具体通过在该过滤组件的滤网上设置有用于切碎自体组织的切碎结构,使收集的自体组织颗粒均一,达到实现大大减轻医务人员繁琐工作和提升自体组织移植手术的工作效率及治疗效果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体组织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自体组织移植技术在医疗外科领域已被广泛地应用,经常用于治疗由外伤、感染或慢性恶化、关节修复手术、肩袖开裂、组织损伤或其它组织缺陷。这些技术需要外科医生从患者的自体组织(诸如,滑膜或脂肪组织)提纯修复细胞的独特群体,并将细胞递送回到患者的关节中以刺激软骨修复,利于降低了免疫宿主反应和组织排斥的可能性。
但是,目前的自体组织收集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80006477.1公开的一种组织收集和递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及申请号为CN202122948324.6公开的一种自体组织采集装置,由于采集的自体组织颗粒大小不一,尤其是较大自体组织颗粒直接应用于患者病灶部,可能还需要医务人员的二次处理;或者是医务人员将其在专用的切片机上进行提前切碎处理,由此造成医务人员工作的繁琐,及造成自体组织移植手术过程中的费时、费工和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体组织收集装置,用于解决因现有技术中收集的自体组织切碎处理不当而引起医务人员工作繁琐,效率、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体组织收集装置,该收集装置包括:第一端;第二端;收集主体,其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过滤组件,其内置于所述收集主体的腔体内,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网,所述滤网上设置有切碎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切碎结构为所述滤网上设置有若干个孔隙,每个所述孔隙的边缘上设置有刺状体。
进一步地,所述刺状体包括若干个角形块,所述角形块的一个角点靠近所述孔隙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切碎结构为所述滤网上设置有若干个孔隙,每个所述孔隙上设置有柱状体,所述柱状体的两端连接在所述孔隙的边缘上。
进一步地,所述柱状体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孔隙的径向方向上。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主体呈椭圆球形。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主体包括左主体部和与所述左主体部可拆卸连接的右主体部,所述左主体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端上,所述右主体部连接在所述第二端上,且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右主体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左主体部与所述右主体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用于放置自体组织的组织兜。
进一步地,所述组织兜呈锥台状,其大端连接在所述滤网上,且抵接在所述收集主体的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于收集主体腔体内的过滤组件进行结构改进,从而实现本申请能够大大减轻医务人员繁琐工作,提升自体组织移植手术的工作效率及治疗效果。
具体通过在该过滤组件的滤网上设置有用于切碎自体组织的切碎结构,使收集的自体组织颗粒均一,尤其是能够大大减轻医务人员繁琐工作,提升自体组织移植手术的工作效率及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未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056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互换旋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自体组织注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