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危重患者上肢约束带有效
申请号: | 202223201349.0 | 申请日: | 202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07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倩;刘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海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9 | 代理人: | 李艳芳 |
地址: | 5104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危重 患者 上肢 束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危重患者上肢约束带,属于约束带技术领域,包括约束球拍和长束带,长束带的一端设置有约束球拍,约束球拍上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温度感应器和加热片,约束球拍上设置有U型拉链,长束带靠近约束球拍的一端设置有弹力绷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约束带套设在手臂上,由约束球拍套住手部,由长束带约束手臂并通过弹力绷带加以固定,可降低患者拔管的概率,提高护理工作安全,且约束球拍和长束带一体设置,易于拆装,可以节省护理工作时间,对于休克、体温低的病人末梢循环凉测不出血氧饱和度的患者,可通过加热组件的温度感应器监测并控制加热片提高保暖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约束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危重患者上肢约束带。
背景技术
约束带是对危重症病人的约束,防止拔管事件的发生,保障病人生命安全。普通约束带及约束球拍在病人躁动时极其容易挣脱约束,由于是分体式约束从而广泛应用到临床上。实际临床应用时,分体式约束带繁琐,增加了护理工作;对于休克、体温低的病人末梢循环凉测不出血氧饱和度,此时若是用传统约束带达不到保暖的效果,现有的约束带也不便于观察病人手部的皮肤情况及各项护理操作,此外,如公告号为CN21657039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上肢约束带,包括约束带本体,所述约束带包括一体式连接的手臂约束件和手部约束件,且手臂约束件和第一固定件的表面均设置有容纳手臂和手部的手臂放置槽和手部放置槽,所述手臂约束件的一端外侧固接有打开或关闭手臂约束件的第一固定件,且手部约束件的两端设置有打开或关闭手部约束件的两个连接件,其结构简单,不具备温度监测以及调节温度的功能,保温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约束带为分体式,操作繁琐,护理比较费时费力,对于休克、体温低的病人末梢循环凉测不出血氧饱和度,此时若是用传统约束带达不到保暖的效果,也不便于观察病人手部的皮肤情况及各项护理操作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危重患者上肢约束带,包括约束球拍和长束带,所述长束带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约束球拍,所述约束球拍上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温度感应器和加热片,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加热片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安装于所述约束球拍的内壁,所述加热片设置于所述约束球拍内壁位于所述温度感应器上方位置处,所述约束球拍上设置有用于查看病人手指情况的U型拉链,所述长束带靠近所述约束球拍的一端设置有弹力绷带。
使用时,将约束带套设在手臂上,由约束球拍套住手部,由长束带约束手臂并通过弹力绷带加以固定,可以减少摩擦,可降低患者拔管的概率,提高护理工作安全,且约束球拍和长束带一体设置,可以节省护理工作时间,对于休克、体温低的病人末梢循环凉测不出血氧饱和度的患者,可通过加热组件的温度感应器监测并控制加热片提高保暖的效果。
通过U型拉链,可以拉开后方便医护人员观察末梢循环血运情况及手指活力情况。
优选的,所述加热片由若干个加热丝组成,所述约束球拍上位于若干个所述加热丝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约束球拍的表面设置有透气网层,所述透气网层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温度感应器相连的温度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约束球拍上靠近所述U型拉链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防止病人抓握的硬板,所述约束球拍上设置有固定扣。
优选的,所述弹力绷带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约束绑带。
优选的,所述约束球拍的型状为椭圆形且与病人的手部贴合,所述长束带为长筒状且与病人的手臂贴合。
优选的,所述弹力绷带和所述长束带与自身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长束带的一端与所述约束球拍扽内侧固定连通,所述长束带的另一端设置有便于手臂穿插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长束带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带扣,所述长束带的内壁粘接有用于增强舒适性的海绵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2013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