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合板间现浇板支模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186530.9 | 申请日: | 202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34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钧恒;石纪开;贾皓然;赵德馨;赵文科;袁海龙;李腾;刘航旭;宁中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36 | 分类号: | E04G11/36;E04G11/50;E04G1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罗会英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板间现浇板支模 构造 | ||
一种叠合板间现浇板支模构造,包括叠合板支撑结构和后浇带吊模,叠合板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在叠合板底面的方钢和支撑在地面与方钢之间的单支顶,叠合板支撑结构包括T型钢筋、胶合板底模、木方次龙骨和双钢管主龙骨,T型钢筋横部两侧搭接在两侧叠合板顶面上,胶合板底模和木方次龙骨均沿后浇带通长设置,胶合板底模两侧板面与设于叠合板底面的企口嵌合,木方次龙骨对称设于胶合板底模底面两侧板面上,双钢管主龙骨与两侧木方次龙骨垂直设置,方钢垂直后浇带设置。采用本申请支模方式,提高现浇板带的平整性,同时,满足现浇板带支撑稳定和方便安装拆的技术优势,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叠合板间现浇板支模构造。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水平双向叠合板之间采用现浇板带的形式进行施工,现有施工方式使现浇板带与叠合板间不平整,易出现涨模、错台等质量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合板间现浇板支模构造,要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合板间现浇板支模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合板支撑结构和后浇带吊模,所述叠合板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在叠合板底面的方钢和支撑在地面与方钢之间的单支顶,所述后浇带吊模包括T型钢筋、胶合板底模、木方次龙骨和双钢管主龙骨,T型钢筋横部两侧搭接在两侧叠合板顶面上,所述胶合板底模和木方次龙骨均沿后浇带通长设置,所述胶合板底模两侧板面与设于叠合板底面的企口嵌合,所述木方次龙骨对称设于胶合板底模底面两侧板面上,双钢管主龙骨与两侧木方次龙骨垂直设置,T型钢筋竖部下部穿过双钢管主龙骨内的缝隙后通过山型卡固定,方钢垂直后浇带设置,所述单支顶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设置的可调顶托、内管、外管和底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插杆和底板,所述插杆插接在外管内,所述底板与地面之间的通过膨胀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上还设有斜向支撑,所述斜向支撑端部支撑在地面上,至少三根斜向支撑呈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与外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T型钢筋的横部上焊接有内螺纹套筒,所述竖部与内螺纹套筒螺纹连接。
此外,所述T型钢筋由两根钢筋焊接而成。
更加优选地,后浇带内、所述竖部上套接有PVC套管,便于拆卸T型钢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采用本申请支模方式,提高现浇板带的平整性,同时,满足现浇板带支撑稳定和方便安装拆的技术优势,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叠合板间现浇板支模构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865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风扇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半导体工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