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风扇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3186303.6 | 申请日: | 2022-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35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梁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平市奥美音响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H02M3/155;H02M1/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健良 |
| 地址: | 529499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风扇 控制电路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风扇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其中,散热风扇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管理模块、第一滤波模块、和散热风扇,电源管理模块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电压转换模块,电源管理芯片与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第一滤波模块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和散热风扇电连接。电源电压通过电源输入端输至电源管理模块,电压转换模块根据输入的电源电压生成电平信号,电源管理芯片根据该电平信号控制输出目标电压,目标电压通过第一滤波模块进行滤波处理后输出至散热风扇,能够有效过滤谐波干扰信号,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电源电压直接输出至散热风扇,有效提高散热风扇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但不限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风扇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的使用功率越来越大,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热量,为了保证电子设备能够稳定工作,通常需要增加散热风扇进行散热,避免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坏。相关技术中,在电子设备接通电源电压后,电源电压直接输出至散热风扇,使得散热风扇保持高速运转,能够达到散热作用,但是,散热风扇容易产生干扰电信号,影响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风扇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电源电压通过滤波模块输出至散热风扇,能够有效提高散热风扇运行的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风扇控制电路,包括:
电源输入端;
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
第一滤波模块,所述第一滤波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电连接;
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第一滤波模块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散热风扇控制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散热风扇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管理模块、第一滤波模块和散热风扇,电源管理模块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电压转换模块,电源管理芯片与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第一滤波模块与电源管理模块电连接,散热风扇与第一滤波模块电连接。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电源电压通过电源输入端输至电源管理模块,电压转换模块根据输入的电源电压生成电平信号,电源管理芯片根据电压转换模块生成的电平信号控制输出目标电压,目标电压通过第一滤波模块进行滤波处理,能够有效过滤谐波干扰信号,滤波处理后的目标电压输出至散热风扇,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电源电压直接输出至散热风扇,有效提高散热风扇运行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MOS晶体管,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MOS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MOS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分别与所述MOS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滤波模块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平市奥美音响有限公司,未经恩平市奥美音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863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氟管道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叠合板间现浇板支模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