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融冰冰蓄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83816.1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72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黄飞强;孙群力;侯震林;王娓娜;李海波;吴明训;马玉琦;白首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投(陵水)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02 | 分类号: | F25D3/02;F25D17/02;F25D23/00;F25D2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572400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外融冰冰蓄冷 系统 | ||
1.一种新型外融冰冰蓄冷系统,包括动态制冰系统和冰盘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制冰系统包括第一双工况主机(1)、冰浆机组(2)、第一冷却塔(3)、第一冷却泵(B2)、第一乙二醇泵(B1)、融冰板换(4)、制融冰泵(B3)、第一融冰板换二次侧冷冻泵(B4)、第一直供板换(5)和第一直供板换二次侧冷冻泵(B5);
所述冰盘管系统包括第二双工况主机(6)、第二冷却塔(7)、第二冷却泵(B7)、第二乙二醇泵(B6)、第二直供板换(8)、第二直供板换二次侧冷冻泵(B8)、蓄冰槽(9)和蓄冰盘管(10);
还包括各工况切换阀和各工况循环管路,所述切换阀设置有六组,分别为:切换阀一(F1)、切换阀二(F2)、切换阀三(F3)、切换阀四(F4)、切换阀五(F5)和切换阀六(F6);所述循环管路设置有十二组,分别为:乙二醇管路一(001)、冷却水管路一(002)、冰水管路(003)、二次侧冷冻水管路一(004)、二次侧冷冻水管路二(005)、乙二醇管路二(006)、冷却水管路二(007)、二次侧冷冻水管路三(008)、一次侧乙二醇管路一(009)、冰浆制取管路(010)、一次侧冰水管路(011)和一次侧乙二醇管路二(0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外融冰冰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均为电动切换阀,所述切换阀一(F1)和切换阀二(F2)用于切换第一双工况主机(1)制取动态冰或供冷,所述切换阀三(F3)和切换阀四(F4)用于切换制取冰浆或融冰,所述切换阀五(F5)和切换阀六(F6)用于切换第二双工况主机(6)蓄冰或供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外融冰冰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乙二醇泵(B1)安装于第一双工况主机(1)的乙二醇管路一(001)处;所述第一冷却泵(B2)安装于第一双工况主机(1)的冷却水管路一(002)处;所述制融冰泵(B3)安装于进出蓄冰槽(9)的冰水管路(003)处;所述第一融冰板换二次侧冷冻泵(B4)安装于融冰板换(4)的二次侧冷冻水管路一(004)处;所述第一直供板换二次侧冷冻泵(B5)安装于第一直供板换(5)的二次侧冷冻水管路二(005)处;所述第二乙二醇泵(B6)安装于进出蓄冰盘管(10)的乙二醇管路二(006)处;所述第二冷却泵(B7)安装于第二双工况主机(6)的冷却水管路二(007)处;所述第二直供板换二次侧冷冻泵(B8)安装于第二直供板换(8)的二次侧冷冻水管路三(008)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外融冰冰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一(F1)安装于第一双工况主机(1)的乙二醇管路一(001)处;所述切换阀二(F2)安装于第一直供板换(5)的一次侧乙二醇管路一(009)处;所述切换阀三(F3)安装于冰浆机组(2)的冰浆制取管路(010)处;所述切换阀四(F4)安装于融冰板换(4)的一次侧冰水管路(011)处;所述切换阀五(F5)安装于进出蓄冰盘管(10)的乙二醇管路二(006)处;切换阀六(F6)安装于第二直供板换(8)的一次侧乙二醇管路二(012)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外融冰冰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槽(9)内蓄冰盘管(10)的外表面结冰,其余区域为冰浆和水的混合物;冰浆进、出液总管共两根,分别位于蓄冰槽(9)短边处的上侧和下侧,使得冰浆在蓄冰槽(9)内流动,冰向上漂浮,水向下过滤,经过冰层循环蓄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外融冰冰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为一机对一泵的系统形式,机组、水泵、板换、各工况切换阀不限于仅各一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投(陵水)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国电投(陵水)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838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