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温差水蓄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83792.X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14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侯震林;孙群力;王娓娜;李海波;吴明训;黄飞强;马玉琦;白首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投(陵水)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00 | 分类号: | F25D3/00;F25D17/02;F25D2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572400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差 水蓄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温差水蓄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温差水蓄冷装置,包括蓄水槽和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通过冷却水管路002连接有冷却塔,所述蓄冷管路001上分别安装有阀门F1和阀门F2,所述蓄冷管路001上位于阀门F1和阀门F2与制冷机组之间通过供冷管路005连接有温湿度独立控制末端系统,所述蓄冷管路001上位于阀门F1和阀门F2与蓄水槽之间通过释冷管路004连接有释冷板换,所述供冷管路005上通过供冷管路003连接在释冷板换上。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能源利用技术,可解决供冷半径小、管网输配能耗大的问题,将水蓄冷技术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相结合,提升冷水回水温度,减少管网水流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温差水蓄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温差水蓄冷装置。
背景技术
区域供冷系统采用蓄能技术,利用峰谷电价差,减少经济费用。区域供冷的管网距离长,水泵扬程高,为降低输送能耗,供冷半径不宜过大。
现如今,人们对室内温湿肤感品质追求日渐攀高,常规空调系统以温度控制为主,室内热湿比变化时,难以做到室内温度和湿度同时满足;而且传统风机盘管常处于湿工况下运行,潮湿的表面容易滋生细菌,带来卫生问题。
通过加大供回水温差,减少水流量,减少水泵的能耗,可适当增大供冷半径。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实质是采用两套独立系统分别控制、调节室内的温度与湿度,采用低温冷冻水冷凝除湿方式为末端提供干燥的室外新风,采用高温冷冻水承担末端显热负荷。消除室内湿热的温度控制系统通常采用供冷辐射板或干式风机盘管等干工况末端装置。
干式风机盘管冷水供水温度为16~18℃,供冷辐射板冷水供水温度为12~20℃。室内温度25℃、相对湿度60%的设计工况下,室内露点温度为16.72℃,供水温度高于室内露点温度0.5℃时(末端设备表面温度高于室内露点温度1~2℃时),末端设备处于干工况状态。就常规的7℃/12℃冷水供回水温度而言,7℃供水可用于新风机组冷凝除湿,12℃回水用于排除室内湿热,由此,回水温度得到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温差水蓄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温差水蓄冷装置,包括蓄水槽和制冷机组,所述蓄水槽内安装有上层布水器和下层布水器,所述上层布水器和下层布水器通过蓄冷管路001连接在制冷机组上,所述制冷机组通过冷却水管路002连接有冷却塔,所述蓄冷管路001上分别安装有阀门F1和阀门F2,所述蓄冷管路001上位于阀门F1和阀门F2与制冷机组之间通过供冷管路005连接有温湿度独立控制末端系统,所述蓄冷管路001上位于阀门F1和阀门F2与蓄水槽之间通过释冷管路004连接有释冷板换,所述供冷管路005上通过供冷管路003连接在释冷板换上;
所述温湿度独立控制末端系统通过供冷管路006连接有湿度控制板换,所述温湿度独立控制末端系统通过供冷管路008连接有温度控制板换,所述湿度控制板换和温度控制板换之间通过供冷管路007串联,所述供冷管路007连接在供冷管路005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温湿度独立控制末端系统为多个,且多个温湿度独立控制末端系统并联在供冷管路005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释冷管路004分别安装有阀门F3和阀门F4,所述制冷管路005分别安装有阀门F5和阀门F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投(陵水)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国电投(陵水)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837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