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载水舱的排水管道及压载水舱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80919.2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1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曲庆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3/00 | 分类号: | B63B13/00;B63B4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金玲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载水舱 排水管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载水舱的排水管道及压载水舱,所述压载水舱的排水管道包括:压载水管,所述压载水管与所述压载水舱连通;扫舱水管,所述扫舱水管与所述压载水舱连通,且与所述压载水管间隔开,所述压载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扫舱水管的管径;压载扫舱总管,所述压载扫舱总管连通所述压载水管和所述扫舱水管;压载泵,所述压载泵连通所述压载扫舱总管,以通过所述压载扫舱总管、所述压载水管及所述扫舱水管排放所述压载水舱的水。本实用新型的压载水舱的排水管道,能够减少布置排水管路的数量,减轻船舶的重量,且提高排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载水舱的排水管道及压载水舱。
背景技术
压载水舱是在船舶运行及作业时注入海水进行船舶稳性调整的作用,是船舶中必不可少的液舱。对于注入液舱内的海水也就需要排出。在排出过程中存在两种模式:初期的大容量排放,此模式是通过大的压载泵排放的;后期的遗留水清理,此模式通过扫舱泵实现。因为压载泵的排量大,管径相应的也比较大,因此距离舱底甲板的高度也比较高,同时由于舱底甲板上面有很多结构骨材,所以通过压载泵排水后还是会遗留很多水无法清除,此时只有通过小排量的扫舱泵进行清理。
常规的扫舱管路设计是,设计一条扫舱总管,通常是环形总管,通过扫舱泵单独接到扫舱总管,然后扫舱总管分别接到各个压载水舱进行扫舱作业。
此类常规扫舱设计存在的问题就是增加了管路长度、布置及重量,对于船舶重量及空间要求严格的特种工程船是非常不利的。以一条200米长船舶为例,考虑到压载水舱是从船艏到船艉的布置,需要设计的扫舱环形总管长度就需要大概400米长,重量也大概十几吨,对于船舶的经济型从建造到运营都是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载水舱的排水管道及压载水舱,能够减少布置排水管路的数量,减轻船舶的重量,且提高排水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压载水舱的排水管道,所述压载水舱的排水管道包括:
压载水管,所述压载水管与所述压载水舱的舱体连通;
扫舱水管,所述扫舱水管与所述舱体连通,且与所述压载水管间隔开,所述压载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扫舱水管的管径;
压载扫舱总管,所述压载扫舱总管连通所述压载水管和所述扫舱水管;
压载泵,所述压载泵连通所述压载扫舱总管,以通过所述压载扫舱总管、所述压载水管及所述扫舱水管排放所述舱体的水。
进一步地,所述压载水舱的排水管道还包括:
扫舱泵,所述扫舱泵连通所述压载扫舱总管,且与所述压载泵间隔开,所述扫舱泵的流量低于所述压载泵的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扫舱泵的流量为50~150立方米每小时,所述压载泵的流量为850~950立方米每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压载水管和所述扫舱水管均包括多个,以一个所述压载水管和其相邻的一个所述扫舱水管为一组排水管道,多组所述排水管道间隔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载水舱的排水管道还包括:
多个压载支管阀门,多个所述压载支管阀门与多个所述压载水管一一对应连接;
多个扫舱支管阀门,多个所述扫舱支管阀门与多个所述扫舱水管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压载支管阀门和多个所述扫舱支管阀门为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压载水舱,所述压载水舱包括:
舱体;以及
设置在所述舱体内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为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排水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809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弱气流的通风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风干的锻件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