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饼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79213.4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91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庄长强;陈家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谢子能 |
地址: | 355214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茶饼模具,属于制茶技术领域,包括成型模,所述成型模包括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所述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均设有至少四个凹槽,所述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中间形成至少四个压制腔;位于所述压制腔边缘处的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之间相互抵触,未位于所述压制腔边缘处的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之间具有间隙。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易脱模,大大提高压制茶饼的效率,同时压制得到的茶饼,在不需要工具的情况下,易掰开且不易碎,方便饮用和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茶饼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将茶叶散茶加工成茶饼具有方便运输、保存方便等优点,占据了茶叶市场很大的份额。但现有的茶饼多为一大块饼状,由于其重量大,不方便携带,在冲泡时,需要用茶针撬动,难以掌控茶叶量的同时也会导致茶饼碎茶散落,泡出来的茶叶叶底也较碎,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茶饼方便定量泡饮和携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茶饼模具,包括成型模,成型模包括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均设有至少四个凹槽,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相对设置的凹槽中间形组成至少四个压制腔;位于压制腔边缘处的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之间相互抵触,未位于压制腔边缘处的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凹槽之间呈阵列排布,凹槽的槽壁均与其槽底的转角处圆角过渡。
其中,凹槽的横截面呈类等腰梯形状,未与相邻凹槽连接的一腰的长度大于与相邻凹槽相连的一腰。
其中,槽底设有漩涡形纹路。
其中,纹路的高度为0.2~1mm。
其中,纹路为经棱角圆角处理纹路。
其中,间隙的长度为0.5~3mm。
其中,成型模为方形时,长为750mm,宽为750mm,高为7mm,设有12个压制腔。
其中,成型模为圆形时,半径为230mm,设有32个压制腔;位于中间的16个压制腔呈长方体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模具,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易脱模,大大提高压制茶饼的效率,同时压制得到的茶饼,在不需要工具的情况下,易掰开且不易碎,方便饮用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模具的成型模为方形的俯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模具的成型模为方形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模具的成型模为圆形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1、成型模;2、上成型模;3、下成型模;4、凹槽;5、压制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设置特定结构的压制腔,使得制备得到的茶饼方便饮用和携带。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茶饼模具,包括成型模,成型模包括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均设有至少四个凹槽,相对设置的凹槽中间形组成至少四个压制腔;位于压制腔边缘处的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之间相互抵触,未位于压制腔边缘处的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之间具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79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压力机冷却油喷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展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