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识别通道状态指引灯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77581.5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40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达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3/04 | 分类号: | G09F1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马玉丽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通道 状态 指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引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识别通道状态指引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外部的外壳组件,外壳组件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内壳组件,外壳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灯体外部的外壳体,外壳体的内部开设有贯穿于其整体的第一卡槽,且外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位于第一卡槽外侧的第二卡槽,所述内壳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卡槽内部的内壳体,内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呈箭头状的透视窗。通过正反电机带动第一齿轮旋转,以至于带动内壳体发生转动,内壳体旋转的过程中可以使透视窗逐渐调整箭头指向,直至透视窗的箭头指向与原始方向相反,从而达到更改指引灯方向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引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识别通道状态指引灯。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尤其是在商场、写字楼和工厂等人流密集的通道内,均会安装用来指向安全出口方向的指引灯,为了实现节能的效果,现有的通道指引灯大多具有自动识别通道状态的功能作用,指引灯一般分为单向和双向指引,然而现有的双向指引灯一般通过PLC系统控制其某一方向的亮灯状态,设置双向指引不仅会增大整个指引灯体的体积,增加成本和安装面积,而且通过PLC系统控制的方式切换方式存在一定的故障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识别通道状态指引灯,解决了传统双向指引灯灯体较大,且通过PLC系统控制指示灯的指示方向存在一定故障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外部的外壳组件,外壳组件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内壳组件,外壳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灯体外部的外壳体,外壳体的内部开设有贯穿于其整体的第一卡槽,且外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位于第一卡槽外侧的第二卡槽,所述内壳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卡槽内部的内壳体,内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呈箭头状的透视窗,内壳体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多个外齿条,且内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多个内齿条,第二卡槽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内壳体外侧的驱动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二卡槽内部的正反电机,正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与多个外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多个外齿条在内壳体的外侧壁呈扇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正反电机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钮,第一齿轮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灯体的外表面,且第一齿轮与灯体之间设有间隙。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内齿条在内壳体的内侧壁呈圆形结构,内壳体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四个均与多个内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外部啮合有齿条板,齿条板的一端延伸至内壳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卡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齿轮的下表面水平高度低于内壳体的下表面水平高度,且第二齿轮的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灯体的外表面,齿条板与内壳体之间设有间隙,卡块为球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卡槽的内壁开设有四个与卡块位置对应的卡孔,四个第二齿轮的顶端与内壳体的内部顶端之间均设有间隙,且四个第二齿轮之间等距分布,灯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位于四个第二齿轮之间的发光灯体,发光灯体的顶部设置有散光板。
作为优选,所述内壳体的外侧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部分向外凸出的钢珠,多个钢珠均与第一卡槽的内壁滑动接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识别通道状态指引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正反电机带动第一齿轮旋转,以至于带动内壳体发生转动,内壳体旋转的过程中可以使透视窗逐渐调整箭头指向,直至透视窗的箭头指向与原始方向相反,从而达到更改指引灯方向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达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达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775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OS管自动裁切角整形设备
- 下一篇: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