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切极片表面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75953.0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12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龙;王滨;左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7/00;B08B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黄亚厚 |
地址: | 26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切极片 表面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切极片表面清理装置,包括用于清洁输送极片的清洁通道,所述清洁通道一侧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清洁通道的另一相对侧面开设有出尘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有进风管组件,所述极片进入清洁通道处安装有输送压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清洁通道侧壁开设进风口和出尘口,通过进风口正压送风,利用快速流动的气流清理极片表面的金属粉尘,利用出尘口收集清理的金属粉尘,使极片表面的金属粉尘得到较为彻底清理。通过设置风力分散装置,调整气流使气流在极片表面流动,气流对粉尘的冲击力更集中,使极片表面的金属粉尘得到更充分的清理。通过设置清洁胶辊,对极片表面的金属粉尘进行进一步的清理,防止粉尘二次粘附极片,极片表面的金属粉尘清理更彻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极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切极片表面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制造的过程中,金属粉尘颗粒会对后续成品电芯的性能带来较大的影响。目前,在电芯极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分切刀对极片进行分切,但在分切的过程中,极片被切割边缘容易产生极片粉尘,这些粉尘极易粘附于极片表面,极片安装在电池内部,对极片的清洁度要求极高,粘附在极片上的粉尘可能会造成电池短路而影响电池使用,因此,对分切的极片需要进行除尘,现有的除尘装置,除尘效果不理想,易发生再次污染最终影响极片的品质而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文献号为CN10917568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极片除尘装置,包括外壳、吹风风机和离子发生器,所述外壳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外壳上设有供所述极片沿z轴方向穿设的走带缝隙、沿x轴方向向所述容置腔内引入切割光束的入光口,以及分别位于y轴方向两侧的进风部和吸尘口;所述吹风风机位于所述进风部的一侧,所述离子发生器位于所述吹风风机的吹风路径中。其效果是通过离子发生器用于将吹风风机吹进容置腔内的气体离子化,从而使极片和粉尘均带同种电荷,避免了粉尘在极片上贴附,提高除尘效果。但其是在分切极片的过程中对粉尘清理,虽然降低了乐粉尘在极片的贴附,飞溅的金属粉尘并不能得到完全清理,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切极片表面清理装置,解决极片易粘附在金属粉尘,极片表面金属粉尘清理不充分,极片使用后造成电池短路而影响电池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分切极片表面清理装置,包括用于清洁输送极片的清洁通道,所述清洁通道一侧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清洁通道的另一相对侧面开设有出尘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有进风管组件,所述极片进入清洁通道处安装有输送压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压辊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的转动方向与极片清洁工艺流转方向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极片伸出清洁通道处安装有清洁胶辊,所述清洁胶辊包括上胶辊和下胶辊,所述极片输送时通过上胶辊和下胶辊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管组件包括进风管、所述进风管连接有储风箱,所述储风箱连接有风力分散装置,所述风力分散装置连通进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力分散装置包括风筒和翻转叶片,所述翻转叶片转动连接风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尘口连通有收尘管,所述收尘管呈喇叭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管组件包括两组,所述清洁通道一侧面开设有两个进风口,两组所述进风管组件分别连通两个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清洁通道侧壁开设进风口和出尘口,通过进风口正压送风,利用快速流动的气流清理极片表面的金属粉尘,利用出尘口收集清理的金属粉尘,使极片表面的金属粉尘得到较为彻底清理。
2、通过设置风力分散装置,调整气流使气流在极片表面流动,气流对粉尘的冲击力更集中,使极片表面的金属粉尘得到更充分的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75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窥镜及其硬度可调的内窥镜插入结构
- 下一篇:线性补偿偏置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