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条码验证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74136.3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79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顺;罗源熊;张紫锋;谭睿;许文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民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亚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码 验证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条码验证终端,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电源开关以及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电源接口、用于连接扫码设备的第一接口、用于连接网络的第二接口、用于连接本地上位机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壳体内设有处理器、供电单元、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其中,电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电源接口,电源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供电单元;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分别连接处理器;第二接口经第一通信单元连接处理器;第四接口经第二通信单元连接处理器。实施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安装简便,能够方便的实现远距离扫码识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条码验证终端。
背景技术
条码具有成本低、信息可随载体移动等优点。其中一维条码所表示的信息量有限,且不具备纠错功能。相比一维码,二维码信息容量大、纠错能力强、保密防伪性好,因此在海关、税务、交通运输、邮政、医疗等许多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
现有的条码识读设备一般通过线缆和计算机通信,即插即用,因为线缆本身的电学与机械特性限制了线缆的最长长度,所以条码识读设备一般没有与远程终端进行通信的能力,这就制约了条码识读设备在某些场合例如大型贮存物品比较多的仓库等的应用。通过以太网模块实现数据传输是拓宽传输距离的有效手段,但是每个条码识读设备都集成以太网模块又会增加电路设计难度、增大投产难度、提高成品,且设计出来的产品存在模块耦合程度高、体积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条码验证终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条码验证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源开关以及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电源接口、用于连接扫码设备的第一接口、用于连接网络的第二接口、用于连接本地上位机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壳体内设有处理器、供电单元、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电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口,所述电源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单元;
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器;
所述第二接口经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器;
所述第四接口经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器。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条码验证终端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包括上拉单元、第一触发单元和串口转以太网模块U2;
所述串口转以太网模块U2的第四管脚、第八管脚和第九管脚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器;
所述上拉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上拉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单元,所述上拉单元的第三端分别连接所述串口转以太网模块U2的第四管脚、第八管脚和第九管脚;
所述第一触发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单元,所述第一触发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串口转以太网模块U2的第六管脚,所述第一触发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接地,其中,所述第一触发单元用于触发所述第一触发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触发单元的第三端导通或关断;
所述第二接口包括设置于所述串口转以太网模块U2的RJ45连接器。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条码验证终端中,所述上拉单元包括MOS管Q1、MOS管Q2、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容C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民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民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74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加气装备的皮带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镶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