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挖基坑围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72352.4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00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魏伟;刘重刚;刘富宇;宋娟娟;黎尚均;高磊;罗晓斌;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E01F9/669;E01F9/61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姚壮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挖 基坑 围护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开挖基坑围护结构,包括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包括框架和护板,所述框架的底部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加强筋,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锚定组件,所述锚定组件包括膨胀套和导杆,所述导杆的顶部安装有自拆卸组件,所述自拆卸组件包括压板和弹簧一,所述加强筋上安装有锁定组件,该开挖基坑围护结构能够快速地将固定板锚定在地面上,并能够在拆卸时提高拆卸效率并减少人力消耗,便于对围护结构的安装和拆卸工作,利用反光层一和反光层二将阳光反射到靠近框架的地面或基坑的上空,避免反光影响工人工作,同时利用反光层一将夜间照明反射到基坑的内侧,提高基坑内的亮度,适用于开挖基坑的围护工作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挖基坑围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开挖基坑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桥梁的建造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基坑的开挖工作,为包装施工安全,并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需要使用围护结构在基坑的外围进行隔离防护工作,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2809174.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工程施工基坑围护结构,通过左防护支撑杆与右防护支撑杆,左防护支撑杆与右防护支撑杆直接与基坑围护挡板连接,并可镶嵌在基坑围护挡板的表面,左防护支撑杆与右防护支撑杆可以跟基坑围护挡板一起运输,减少来回运输的趟子,且可之间放在基坑周围,然后支起左防护支撑杆与右防护支撑杆进行支撑,有利于加工工程进度,左对接板与右对接板,左对接板与右对接板也可镶嵌在基坑围护挡板的表面跟随基坑围护挡板一起运输,左对接板与右对接板可分别连接一组基坑围护挡板,通过左对接板与右对接板可以把基坑围护挡板围成一个圈,有利于围护基坑,根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现有的开挖基坑围护设备在使用时,一方面,在进行固定安装和拆卸时,往往通过繁琐的紧固螺杆和拆卸螺栓工作,降低基坑围护的安装和拆卸效率,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基坑围护容易将阳光反射到基坑的内侧,导致施工人员因反光而影响施工工作。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开挖基坑围护结构,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开挖基坑围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方便,适用于开挖基坑的围护工作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挖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围护结构本体,所述围护结构本体包括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包括框架和护板,所述框架的底部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加强筋,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锚定组件,所述锚定组件包括膨胀套和导杆,所述导杆的顶部安装有自拆卸组件,所述自拆卸组件包括压板和弹簧一,所述加强筋上安装有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卡套和卡销,所述护板的另一侧安装有反光组件,所述反光组件包括反光层一和反光层二。
进一步的,所述护板焊接在框架的内侧,所述护板的一侧粘接有警示贴和警示标语。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层一和反光层二均焊接在护板的另一侧,所述反光层一和反光层二交替分布在护板上,所述反光层一和反光层二在护板的另一侧分别向下和向上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焊接在框架的一侧的底部,所述加强筋的底端焊接在固定板的顶部,所述加强筋的顶端焊接在框架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套焊接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口,所述导杆的顶端位于固定板的顶部,所述导杆的底端穿过通口并卡在膨胀套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焊接在导杆的顶端,所述压板的底部通过弹簧一与固定板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套焊接在加强筋的一侧,所述卡套和加强筋的内侧均开设有销孔,所述卡销的一侧设置在卡套的一侧,所述卡销的另一端穿过销孔并延伸至加强筋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卡销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二与加强筋连接,所述卡销的一端开设有斜滑面,所述斜滑面位于压板的外边侧的底部,所述膨胀套的外边侧开设有倒刺,所述倒刺均匀分布在膨胀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72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散热的导光板
- 下一篇:双侧协同抓取式管道输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