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69916.9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94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钱飞舟;刘友洪;徐冉;张卫兵;申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海陆节能环保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朱晓萍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器 自然 循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包括锅筒和蒸发器,锅筒设置在蒸发器的上方,蒸发器设置在水冷壁结构的烟气通道中,水冷壁结构的烟气通道包括:水冷外侧壁,水冷外侧壁包括水冷壁管束;烟气通道内的蒸发器管束的进口端分别向两侧的水冷外侧壁方向弯折,蒸发器管束的进口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水冷壁管束连通;锅筒与水冷外侧壁之间设置水冷壁下降管和水冷壁上升管,锅筒与蒸发器之间设置蒸发器上升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蒸发器由水冷壁管束供水,从而实现采用自然循环,无需额外提供动力,这大大简化了蒸发器的结构,不仅有效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还大大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还有效减少了积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余热锅炉中的蒸发器。
背景技术
钢铁生产中产生的高温烟气温度高达1000℃左右。用于回收高温烟气中热量的余热锅炉中通常会设置蒸发器。目前蒸发器的水都是采用强制循环,强制循环需要设置强制循环泵,这直接加大了余热回收的成本。
其次,钢铁厂的高温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还含有碳、锌、铅、钾、钠等元素,因此这些粉尘还具有黏性高的特点,尤其是含锌粉尘的高温烟气。热回收过程中,高温烟气中的粉尘颗粒容易粘附在余热锅炉的换热管的管壁上,如在蒸发器中的换热管束的外壁上产生堆积,这会大大降低热效率,还会导致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蒸发器的水采用自然循环的方式,这有效节约了能源,还简化了蒸发器结构,减少了设备的钢铁使用量,从而有效降低余热回收设备的成本以及使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包括锅筒和蒸发器,锅筒设置在蒸发器的上方,所述的蒸发器设置在水冷壁结构的烟气通道中,水冷壁结构的烟气通道包括:水冷外侧壁,水冷外侧壁包括水冷壁管束;烟气通道内的蒸发器管束的进口端分别向两侧的水冷外侧壁方向弯折,蒸发器管束的进口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水冷壁管束连通;锅筒与水冷外侧壁之间设置水冷壁下降管和水冷壁上升管,锅筒与蒸发器之间设置蒸发器上升管。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其中,蒸发器管束的进口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水冷外侧壁中间高度位置的水冷壁管束连通。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其中,水冷外侧壁的下端设置有水冷外侧壁下集箱,水冷外侧壁的上端设置有水冷外侧壁上集箱;水冷壁下降管的两端分别与锅筒和水冷外侧壁下集箱连通,从而将锅筒中的热水输送至水冷壁管束中,水冷壁上升管的两端分别与锅筒和水冷外侧壁上集箱连通,从而水冷壁管束中的汽水混合物输送至锅筒内;蒸发器管束的上端设置蒸发器上集箱,锅筒通过蒸发器上升管与蒸发器上集箱连通。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其中,所述的烟气通道中设置两组蒸发器。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其中,所述的烟气通道底部设置出灰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蒸发器相较传统蒸发器,其取消了下集箱,蒸发器管束的进口端与对应侧的水冷壁管束相连接,蒸发器由水冷壁管束供水、并采用自然循环,无需额外提供动力,这大大简化了蒸发器的结构,不仅有效降低了设备成本还大大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同时还有效减少了积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蒸发器的水自然循环结构,包括锅筒1和蒸发器2,锅筒1设置在蒸发器2的上方,所述的蒸发器2设置在水冷壁结构的烟气通道3中。水冷壁结构的烟气通道3包括:水冷外侧壁31,水冷外侧壁31包括水冷壁管束3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海陆节能环保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海陆节能环保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69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封闭轧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石材废弃边料的再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