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能盘锅架及灶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68742.4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54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任富佳;任有忠;颜运宇;吴伟良;李林洪;曾庆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严诚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能盘锅架 灶具 | ||
本申请涉及燃气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能盘锅架及灶具。聚能盘锅架包括聚能盘主体;聚能盘主体面向锅具的一侧形成内沿低、外沿高的导流面,导流面围设形成敞口的聚能腔;从聚能盘主体的内圈向外圈的方向,导流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环状的容纳面和至少一个环状的抬升面,容纳面形成聚能腔的腔底,抬升面形成聚能腔的腔壁,且抬升面用于将烟气向靠近锅具的方向抬升。本申请提供的聚能盘锅架,能够对燃烧热能气团有效聚拢,减缓高温烟气的流速,加大高温烟气的流动热阻,强化聚能效果,延长了高温烟气与锅底的换热时间,减少热能损失,加大了高温烟气对锅底的冲击强度,增强了高温烟气与锅底的换热强度,以使燃烧热能利用率得到提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燃气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能盘锅架及灶具。
背景技术
燃气灶具作为家庭日常生活必需的厨房烹饪器具,高燃烧热效率已成为燃气灶具发展方向之一。目前,燃气灶具一般采用盘状锅支架,以将燃烧所需二次空气与燃烧的高温烟气进行分离,燃烧的高温烟气被聚集在盘内,增强了高温烟气与锅底的热能交换,减少辐射、对流热损失,起到了聚拢热能的作用。
现有的盘状锅支架结构,使得高温烟气在聚能盘内的流速相对过快,高温烟气对锅底的冲击强度不够,导致高温烟气与锅底的换热效果不佳,燃烧热能利用率低,从而产生了燃气灶具燃烧热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能盘锅架及灶具,解决了燃气灶具在燃烧过程中存在高温烟气在聚能盘内的流速相对过快,高温烟气对锅底的冲击强度不够的现象,避免了高温烟气与锅底的换热效果不佳,燃烧热能利用率低,从而产生燃烧热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能盘锅架,用于设置在燃烧器的周向,所述聚能盘锅架包括聚能盘主体;
所述聚能盘主体面向锅具的一侧形成内沿低、外沿高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围设形成敞口的聚能腔;
从所述聚能盘主体的内圈向外圈的方向,所述导流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环状的容纳面和至少一个环状的抬升面,所述容纳面形成所述聚能腔的腔底,所述抬升面形成所述聚能腔的腔壁,且所述抬升面用于将烟气向靠近所述锅具的方向抬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抬升面为向所述锅具的方向凸出的凸弧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容纳面为平面、斜面或弧面中之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容纳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凸筋;
当所述环形凸筋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环形凸筋沿径向依次套设,且相邻的所述环形凸筋之间形成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凸筋为所述聚能盘主体弯折形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凸筋与所述聚能盘主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环形凸筋为蓄热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凸筋置于所述容纳面上,所述容纳面上设置有限位结构,以对所述环形凸筋限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呈圆周分布的多个限位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聚能盘主体包括上层盘和下层盘;
所述上层盘的顶面为所述导流面;所述上层盘和所述下层盘均呈环状,所述上层盘和所述下层盘连接且围设形成环形腔;
所述上层盘的顶面设置有均布的多个锅具支脚,且所述锅具支脚的顶端高度高于所述聚能盘主体的顶端的高度;
所述下层盘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下凹的底脚,以使所述聚能盘主体与待安装面间隙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灶具,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聚能盘锅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687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型短磁环移位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FPC板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