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杂草种子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62298.5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94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等宏;肖春芳;张远学;高剑华;沈艳芬;杨国才;王甄;邹莹;陈家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G01N1/28;G01N1/34 |
代理公司: | 焦作加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2 | 代理人: | 任昕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草 种子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杂草种子采集装置,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顶端开设有圆孔,所述防护壳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防护壳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收集机构,所述防护壳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当需要对成熟的杂草种子进行采集时,可启动马达,在马达的带动下会随之带动矩形板一起转动,然后将杂草有种子的位置放置在圆孔的内部,因第一齿块与第二齿块的存在,在矩形板的转动下会随之将杂草上的种子给拨打下来,由于过滤网的存在,可对种子进行筛选,干净的种子会通过漏斗掉落到收集袋内,从而达到了便于采集成熟种子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杂草样本采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杂草种子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杂草防治研究时,常常需要用杂草种子进行试验,大多数杂草种子往往随成熟随脱落,因此工作人员大都会在杂草种子成熟时,使用人工采集的方式对这些种子进行统一采集与研究。
然而与现有技术相比,目前用于试验的杂草种子主要依靠人工采集,由于大部分杂草种子随成熟随脱落,人工统一采集时得到的杂草种子成熟度不一,肉眼难以辨别,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设计一个便于采集成熟种子的一种杂草种子采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杂草种子采集装置,以解决人工采集杂草种子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杂草种子采集装置,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顶端开设有圆孔,所述防护壳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防护壳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防护壳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收集机构,所述防护壳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外壳,所述防护壳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与马达转动轴相匹配的第一圆柱块,所述第一圆柱块贯穿防护壳,所述第一圆柱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柱块。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壳的外侧面开设有与第一圆柱块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一圆柱块的右侧突通孔,所述矩形板位于圆孔的内侧,所述防护壳的内侧面开设有与第二圆柱块相匹配的圆形槽,所述第二圆柱块的右侧转动连接于圆形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壳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侧设有第二齿块,所述矩形板的外侧面设有第一齿块,所述第一齿块的位置与第二齿块的位置相交。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柄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覆盖手柄的内侧面。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壳的外侧面下端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漏斗的内侧面上端开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漏斗通过内螺纹螺纹连接于防护壳的底端。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圆框,所述漏斗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圆框,所述圆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收集袋,所述圆孔与收集袋相通。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漏斗的底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圆框的外侧面上端设有与螺纹槽相匹配的第一外螺纹,所述圆框通过第一外螺纹螺纹连接于漏斗的底端。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壳的内侧面开设有于过滤网相匹配的滑槽,所述过滤网的外侧面滑动连接与滑槽的内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未经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622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包
- 下一篇:精密钢管加工用边缘打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