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62207.8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60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娟;陈杰;朱永飞;乔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高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 |
代理公司: | 重庆律知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1 | 代理人: | 殷兴旺;王俊超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编织 工艺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涉及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本实用可应用到纱线的编织拉挤成型的制作工艺中。本实用新型中模具包括了树脂浸渍模段和塑形模段,其中树脂浸渍模段中设置有树脂浸渍腔,可与注脂组件配合对芯模实现注胶处理,塑形模段对注胶处理后的芯模进行加热塑形处理,整个过程为封闭式的注胶方式,更加节省材料和环保,同时,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了回收容器用于回收因注胶压力而溢出的树脂,更加卫生环保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
背景技术
编织-拉挤工艺是在传统的拉挤工艺中引入编织工艺的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传统的拉挤成型的纱线在轴向方向处于紧绷状态,使得制品轴向拉伸能力强。同时制备的管件无类似于环箍的结构的编织纱线,管件在承压能力方面不足,易产生径向裂纹。因此利用编织-拉挤工艺生产的管件力学性能相对优异。现有技术中所应用的装置模大多数都是敞开式注胶的结构,材料利用率低,注胶的整体效率较差,且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用于解决现有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包括:
树脂浸渍模段、塑形模段、注脂组件、加热件和回收容器;
所述树脂浸渍模段和所述塑形模段相互连接,
所述树脂浸渍模段的内部设有树脂浸渍腔、第一芯模通道和树脂流入通道,所述树脂浸渍腔设置在所述树脂浸渍模段的内部,所述第一芯模通道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树脂浸渍模段,所述第一芯模通道穿过所述树脂浸渍腔,所述树脂流入通道的一端和所述树脂浸渍腔连通,所述树脂流入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树脂浸渍模段的外侧壁连通,所述注脂组件和所述树脂流入通道连通;
所述塑形模段上设有第二芯模通道,所述第二芯模通道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塑形模段,所述第二芯模通道和所述第一芯模通道连通;
所述树脂浸渍模段上远离所述塑形模段的一端外侧壁上设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和所述第一芯模通道的端口连接,所述回收容器安装在所述树脂浸渍模段的底端,所述回收容器的开口位于所述回流槽的底部;
所述加热件安装在所述塑形模段上。
可选的,所述塑形模段的长度大于所述树脂浸渍模段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塑形模段和所述树脂浸渍模段均为导热材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塑形模段和所述树脂浸渍模段为不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塑形模段和所述树脂浸渍模段为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注脂组件包括注脂管道和增压泵,所述注脂管道的一端和所述增压泵连通,所述注脂管道的另一端和所述树脂流入通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加热件为加热电阻。
可选的,所述加热件环绕安装在所述塑形模段的外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加热件的安装位置靠近所述树脂浸渍模段和所述塑形模段的连接位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提供了一种用于编织拉挤的模具,可应用到纱线的编织拉挤成型的制作工艺中。本实用新型中模具包括了树脂浸渍模段和塑形模段,其中树脂浸渍模段中设置有树脂浸渍腔,可与注脂组件配合对芯模实现注胶处理,塑形模段对注胶处理后的芯模进行加热塑形处理,整个过程为封闭式的注胶方式,更加节省材料和环保,同时,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了回收容器用于回收因注胶压力而溢出的树脂,更加卫生环保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高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高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62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裙部带有X型镂空的铸铁活塞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甲烷氯化物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