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油的回转支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61072.3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25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蒋一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奥旋重型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66 | 分类号: | F16C33/66;F16C33/5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佑新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672 | 代理人: | 李雅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渗 回转 支承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渗油的回转支承机构,包括:外齿环和内转环,所述内转环上开设有多个入油口,相邻两个所述入油口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入油口与所述外齿环和所述内转环相抵缝隙相连通,所述入油口内设置有进油筒,所述进油筒内设置有弹簧结构,所述弹簧结构的一端固定有封堵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结构和封堵球,实现在不打油的情况下入油口呈密封状态,避免使用状态下的回转支承出现渗油现象,通过设置V形角条,对打入的黄油起到混合效果,避免部分固化的黄油进入到外齿环和内转环内的缝隙中,通过设置接油桶和分油嘴,实现对打入的黄油加压分流的效果,使黄油多方位输送到外齿环和内转环内的缝隙中,有效增强润滑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支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渗油的回转支承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回转支承结构已较为常见,如专利号为202221241817.4的一种便于加油的回转支承,具体请参阅图1,如图1所示,回转支承包括外环1和内环2,内环2转动设置在外环1的内部,外环1的中部开设有环形槽5,环形槽5的内部设有加油组件3和密封组件4,密封组件4包括螺纹盖41,外环1的外部固定设有第一防护层6,第一防护层6的外部固定设有第二防护层7,第二防护层7的外部固定设有第三防护层8。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防渗油的回转支承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渗油的回转支承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渗油的回转支承机构,包括:外齿环和内转环,所述内转环上开设有多个入油口,相邻两个所述入油口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入油口与所述外齿环和所述内转环相抵缝隙相连通,所述入油口内设置有进油筒,所述进油筒内设置有弹簧结构,所述弹簧结构的一端固定有封堵球。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筒内固定有入油环,所述入油环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封堵球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入油环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弧度与所述封堵球的外轮廓相吻合,当所述封堵球与所述凹槽内壁相抵,所述封堵球和所述通孔形成封闭墙。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筒的内部固定有接油桶,所述弹簧结构远离所述封堵球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接油桶的一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接油桶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分油嘴,所述分油嘴的输油端与所述进油筒的输油端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结构包括圆形截面弹簧,所述圆形截面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接油桶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封堵球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截面弹簧的表面固定有多个V形角条,相邻两个所述V形角条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V形角条与所述圆形截面弹簧的表面之间形成V形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弹簧结构和封堵球,实现在不打油的情况下入油口呈密封状态,避免使用状态下的回转支承出现渗油现象,通过设置V形角条,对打入的黄油起到混合效果,避免部分固化的黄油进入到外齿环和内转环内的缝隙中,通过设置接油桶和分油嘴,实现对打入的黄油加压分流的效果,使黄油多方位输送到外齿环和内转环内的缝隙中,有效增强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现有技术的回转支承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油的回转支承机构的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油筒的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簧结构和封堵球的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奥旋重型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奥旋重型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61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盘及防尘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夹层的多功能纸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