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质监测站自动加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51127.2 | 申请日: | 202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33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奥特美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C02F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吴瑾 |
地址: | 073000 河北省定州市赵村***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质 监测站 自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出了水质监测站自动加药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和加药控制电路,加药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4、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和比例电磁阀,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主控单元,三极管Q4的基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24V电源,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24V电源,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比例电磁阀线圈L1的第一端,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场效应管Q3的漏极连接比例电磁阀线圈L1的第二端,场效应管Q3的源极接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加药装置无法根据污水的浊度自动改变加药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水质监测站自动加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污水量不断增加,在水资源极其宝贵的今天,污水处理以及回收利用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为了使污水重复利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加药控制,通过向污水中添加化学药剂,利用化学反应实现污水处理的目标。近年来,国内污水处理中的加药方式常采用人工调节的方式进行,采用人工容易导致加药滞后,同时人工的工作效率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污水处理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人工加药的方法已经转变成自动加药,这不但有效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但现有的自动加药装置无法根据污水的浊度自动改变加药量的多少,从而导致处理后的水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水质监测站自动加药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加药装置无法根据污水的浊度自动改变加药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水质监测站自动加药系统,包括主控单元、浊度检测电路和加药控制电路,所述浊度检测电路和加药控制电路均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加药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三极管Q1、变阻器RP1、电阻R4、三极管Q4、电阻R5、电阻R6、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电阻R7、电阻R8和比例电磁阀,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24V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3连接24V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变阻器RP1的第一端,所述变阻器RP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4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5连接24V电源,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6接地;
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24V电源,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比例电磁阀线圈L1的第一端,所述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连接所述比例电磁阀线圈L1的第二端,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通过所述电阻R7接地,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药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15、光耦U3、电阻R16和电阻R17,所述光耦U3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5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光耦U3的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光耦U3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6连接5V电源,所述光耦U3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7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奥特美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奥特美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51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生产用翻坯机
- 下一篇:一种采集处理机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