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5-二氯苯甲酰氯精制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46480.1 | 申请日: | 202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11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韩亚强;严金堂;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酒泉亚佳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B01J4/00;B01D29/01;B07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5200 甘肃省酒泉***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苯 甲酰氯 精制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5‑二氯苯甲酰氯精制回收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壳体、反应壳和固定座,壳体内部的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轴,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固定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筛分箱,筛分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筛分板,固定座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的外围固定安装有计量阀,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能够根据需要对晶体或液体3,5‑二氯苯甲酰氯进行精制回收,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提升了晶体或液体3,5‑二氯苯甲酰氯的回收质量,并且可实现显示和自动控制每次的回收量,从而便于使用人员观察回收量和控制回收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3,5-二氯苯甲酰氯精制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3,5-二氯苯甲酰氯是一种化学品,分子量为209.46,分子式:C7H3Cl3O,在对3,5-二氯苯甲酰氯进行合成回收时,需要利用到回收装置,其中申请号为“CN215464740U”所公开的“一种移动式晶体回收装置”,其已经解决了现有技术目前需要工作人员将物料搬运至破碎机进料口处,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多种弊端,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类似结构的回收装置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不具有晶体3,5-二氯苯甲酰氯和液体3,5-二氯苯甲酰氯两种精制回收结构,无法根据需要选择对晶体或液体3,5-二氯苯甲酰氯进行精制回收,限制了装置的适用范围,且无法保证3,5-二氯苯甲酰氯回收质量,并且不具有回收量检测结构,不便于使用人员观察和控制3,5-二氯苯甲酰氯的回收量,所以需要设计一种3,5-二氯苯甲酰氯精制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5-二氯苯甲酰氯精制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5-二氯苯甲酰氯精制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反应壳和固定座,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壳体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反应壳,所述反应壳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反应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筛分箱,所述筛分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筛分板,所述筛分板底部的筛分箱内部活动安装有导料板,所述固定座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的外围固定安装有计量阀,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
使用人员通过将3,5-二氯苯甲酰氯的合成原料导入壳体的内部,并将控温液体导入反应壳的内部,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对壳体内部的3,5-二氯苯甲酰氯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并与控温液体反应,实现对3,5-二氯苯甲酰氯进行初步的合成回收,通过将合成后的晶体3,5-二氯苯甲酰氯导入筛分箱的内部,通过筛分板将较粗的晶体3,5-二氯苯甲酰氯筛出,并通过筛分板滑出,筛下的细小晶体3,5-二氯苯甲酰氯通过导料板滑出装置,通过利用外部的收集结构对晶体3,5-二氯苯甲酰氯进行收集,实现对晶体3,5-二氯苯甲酰氯进行精制回收,可在合成回收液体3,5-二氯苯甲酰氯时,将筛分箱拉动拆卸,使液体3,5-二氯苯甲酰氯通过出液管排出装置,并通过滤板7对液体3,5-二氯苯甲酰氯进行滤渣,避免回收的液体3,5-二氯苯甲酰氯含有较多残渣,实现对液体3,5-二氯苯甲酰氯进行精制回收,晶体3,5-二氯苯甲酰氯通过出料管排出装置,通过计量阀可对回收的晶体3,5-二氯苯甲酰氯进行计量,并通过显示屏对晶体3,5-二氯苯甲酰氯计量数据进行显示,液体3,5-二氯苯甲酰氯通过出液管排出装置,通过流量计可对回收的液体3,5-二氯苯甲酰氯进行计量,并通过显示屏对液体3,5-二氯苯甲酰氯计量数据进行显示。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另一侧的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且控制器与箱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件,出液管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流量计,流量计底部的出液管外围固定安装有控制阀,筛分箱底部的固定座内部活动安装有滤板。使用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装置,通过固定件增加了控制器与箱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控制器安装的稳定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酒泉亚佳化学有限公司,未经酒泉亚佳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464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