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式焙烧机鼓干段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37878.9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83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郑绥旭;吴增福;邢守正;刘月星;郑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12 | 分类号: | F27B9/12;F27B9/30;F27B9/40;F27D19/00;F27D17/00;F27B9/24;C22B1/02;C22B1/26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王常谦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焙烧 机鼓干段风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焙烧机鼓干段风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带式焙烧机和鼓干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冷段回风管道、鼓干段废气管道、鼓干段端部上罩、鼓干段端部风箱、鼓干段除尘管道、混风装置,带式焙烧机的一冷段回风管道通过调节阀Ⅰ与鼓干段废气管道连接,鼓干段端部上罩通过调节阀Ⅱ与鼓干段除尘管道连接,鼓干段端部风箱通过调节阀Ⅲ与鼓干段除尘管道连接,一冷段回风管道通过调节阀Ⅳ与鼓干段除尘管道连接,鼓干段除尘管道与混风装置连接,混风装置的进风口与带式焙烧机冷却二段的上罩连接,混风装置的出风口通过风机风门与鼓干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合理利用系统内的废气余热,达到降低环保负荷,减轻设备、管道腐蚀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矿球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式焙烧机鼓干段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带式焙烧机工艺是铁矿球团的主要生产工艺之一,传统的热风流程是根据气流走向和设备功能将带式焙烧机分为七个功能区,上罩分为七段,风箱分为四组。沿料流前进方向,七段上罩对应的功能区分别为鼓干段、抽干段、预热段、焙烧段、均热段、冷却一段、冷却二段,为满足各功能区对介质温度的要求,进入各段的气流来源不同。
风箱分组与各段上罩是有关联的,具体配置如下:
1)第一组风箱对应鼓干段,气流来自鼓干风机,进入风箱后自下而上穿过料层进入上罩,对生球进行初步干燥,鼓干段上罩的废气经过除尘后排入大气;
2)第二组风箱对应抽干段、预热段和焙烧段前部,气流分别来自回热风机和冷却一段,焙烧段上罩两侧的供热装置可以使进入上罩的气流升温,不同温度的气流进入上罩后自上而下穿过料层进入风箱,生球完成脱水过程后进一步升温,并进入焙烧阶段,第二组各风箱的烟气汇集后,全部经由外排系统处理后排入大气;
3)第三组风箱对应焙烧段后部和均热段,气流来自冷却一段,焙烧段上罩两侧的供热装置可以使进入上罩的气流升温,不同温度的气流进入上罩后自上而下穿过料层进入风箱,球团完成焙烧过程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第三组各风箱的烟气汇集后作为“回热风”,经回热风机返回带式焙烧机上罩,一部分进入抽干段上罩,用作抽干的介质,其余部分进入预热段上罩,根据生产需要调节预热段上罩内的气体温度;
4)第四组风箱对应冷却一段和冷却二段,气流来自冷却风机,常温空气由风箱自下而上穿过料层进入上罩,对球团矿进行冷却。冷却一段上罩废气的去向有两个,前部的高温废气直接进入均热段料层,后部的废气通过回热风管进入焙烧段和预热段上罩,冷却二段上罩废气去往鼓干风机,作为鼓干段的换热介质。
采用上述的传统风流程,在实际生产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1)进入抽干段上罩的“回热风”是焙烧段后部和均热段的烟气,其中含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果鼓干段上罩内的压力低于抽干段上罩内的压力,“回热风”会从上罩隔墙下与料层间的缝隙进入鼓干段上罩内,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混入鼓干段的含水废气,一方面可能造成鼓干段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超标,另一方面,鼓干段废气中的水和三氧化硫形成稀硫酸,可能会腐蚀设备、管道;
2)为了防止因鼓干段的含水废气结露而腐蚀设备、管道,常用的方法是在鼓干段废气管道上设兑热风管道,与回热风机或鼓干风机出口管道连接,兑入来自回热风机的“回热风”,会带入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兑入来自鼓干风机的三冷段废气,因其温度较低,需要兑入的风量较大,造成废气除尘设施规格偏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
3)鼓干段上罩内为负压时,冷空气会从鼓干段上罩端部进入罩内,降低鼓干段废气温度,增加结露的风险;鼓干段上罩内为正压时,可能会有含水含尘废气外溢;
4)鼓干段风箱内为正压,其端部会有热风外溢。
因此,有必要优化带式焙烧机鼓干段风系统,通过增加控制手段,合理利用系统内的废气余热,达到降低环保负荷,减轻设备、管道腐蚀,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378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柜体装饰收口件
- 下一篇:一种离心碰撞式和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