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装软管的管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32502.9 | 申请日: | 2022-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67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江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鹏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5/16 | 分类号: | B65D35/16;B65D35/08;B65B7/14;B65B51/14;B65B61/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 软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包装软管的管尾结构,包括管身和管尾;所述管身包括外、中、里至少三层,其尾部的端口通过高压熔合在一起以形成所述管尾;所述管尾的端部具有溢料部,以遮盖所述管身的中层材料端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尾的端部设计可以包覆中层材料端面的溢料部,从而可以将管身内的中层材料与外部环境隔绝,起到保护作用,确保中层材料不会露出,从而避免使用时的受潮问题,即使应用在潮湿环境中,也能保证软管的使用寿命和品质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包装软管的管尾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尾封装工艺,是先将软管的内容物(如化妆品、牙膏等)注射到管身内,而后通过加热技术将管尾的端口两边高压熔合在一起,再将管尾端部所形成的不规则溢料使用封尾切刀进行切除,从而实现管尾的封闭。
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和产品需求的不断变化,目前用于制成软管的材料不再局限于塑料,而是有着越来越丰富的原材料,例如为了减少塑料的使用量且更加环保,部分厂家已开始采用环保纸制造管身。参考图1和图2所示,由环保纸制成的管身11’至少包括最外层的塑料膜111’、最内层的塑料膜112’(或铝箔),以及位于两层塑料膜111’、112’之间的环保纸层113’,采用现有管尾封装工艺加工后,当管尾12’(包括压花部分和溢料部分)端部所形成的不规则溢料被切除后,环保纸层113’的尾端将直接暴露于管尾12’。由于该类软管常用于灌装化妆品、牙膏等,其使用和存放环境通常为卫生间等潮湿区域,外露的环保纸层113’尾端容易吸潮,时间长久后将导致管身11’中的环保纸层113’变湿、变色甚至变质,导致软管的品质变差,其管尾容易开裂;同时,变湿、变色的环保纸层113’也影响观感,造成不良的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软管的管尾结构,可以避免包装软管的中间层材料外露,提高产品品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包装软管的管尾结构,包括管身和管尾;所述管身包括外、中、里至少三层,其尾部的端口通过高压熔合在一起以形成所述管尾;所述管尾的端部具有溢料部,以遮盖所述管身的中层材料端面。
所述管身的外层为装饰层。优选地,所述装饰层为塑料膜。
所述管身的里层为防腐层。优选地,所述防腐层为塑料膜或铝箔。
所述管身的中层为至少一层环保纸。
所述管尾通过高压熔合的方式一体成型在所述管身的尾部。或者,所述管尾通过模具注塑成型,并采用高周波焊接或超声波焊接的工艺固定连接在所述管身的尾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管尾的端部设计可以包覆中层材料端面的溢料部,从而可以将管身内的中层材料与外部环境隔绝,起到保护作用,确保中层材料不会露出,从而避免使用时的受潮问题,即使应用在潮湿环境中,也能保证软管的使用寿命和品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包含环保纸的软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封装工艺合模后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封装工艺切尾操作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D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鹏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鹏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325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植入式RFID轮胎标签
- 下一篇:设有外挂天线的壳套及天线外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