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能弧形蓝藻收集结合船载式藻水分离成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112036.8 | 申请日: | 202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18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钱盘生;徐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E02B15/06;B63B35/32 |
代理公司: | 合肥禾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46 | 代理人: | 张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能 弧形 蓝藻 收集 结合 船载式藻 水分 成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能弧形蓝藻收集结合船载式藻水分离成套装置,它包括浮于水面上的第一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第二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藻水分离系统和尾水处理系统,第一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和第二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包括多道呈弧形组装连接在一起的拦截收集装置,第一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设置在河道口中间,两端留有通航口,第二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两端的检修平台延伸连接至河岸,中间留有通航口,第一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和第二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平行设置,藻水分离系统和尾水处理系统设置在浮于水面的趸船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蓝藻拒于河道口外侧,不影响河道通航,使沿河岸边保持环境整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蓝藻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能弧形蓝藻收集结合船载式藻水分离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湖泊众多的国家,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大增加了氮、磷等营养物质向水体的排放量,加剧了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最终导致蓝藻的大规模爆发。
蓝藻的大规模爆发不仅引起水质的恶化,严重时会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传统的集中收集打捞蓝藻、港口被动打捞蓝藻的方式,不仅收集效率低,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未能及时处理的蓝藻随风向漂浮,有时还会飘向与湖泊相连的河道口,及装卸货物码头附近,进入城市内河,严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为此,市面上研发出了各种蓝藻打捞装置。
目前处理效果较好的蓝藻打捞方式主要为设置多个浮于水中的V字形拦截装置,其前端迎向湖面,通过组合的方式收集蓝藻,随风向而来的蓝藻被拦截于V字形结构浮筒内,通过设置在浮筒管道上方的不锈钢挡浪板及坠至湖底的挡藻布,保证绝大部分蓝藻被阻挡汇集在V字形内,浮动检修操作平台位于V字形拦截收集平台内侧,沿拦截收集系统长条布置。检修操作平台下靠近V字形拦截平台端另设置一道挡藻拦截装置,挡藻板上靠湖面处均坠挂挡藻围布,挡藻围布上挂有钢制重链沉至湖底,以防止蓝藻进入内部。在检修平台内侧再次设置一道挡藻装置,彻底将蓝藻挡于湖面外,此检修操作通道与沿拦截系统相连的操作长廊共同形成了挡藻屏障。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上述的蓝藻拦截装置只能将进入河道内的蓝藻进行拦截,而河口两侧还存在蓝藻堆积的情况。
打捞后的藻水均需及时进行藻水分离,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特别是太湖沿岸均为一级生态管控区,无法建设大规模的藻水分离站,而蓝藻打捞后必须脱水处理后才能有效的进行高值化利用,因此也造成蓝藻打捞项目无法快速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能弧形蓝藻收集结合船载式藻水分离成套装置,在不产生二次污染、不影响河道通航的情况下将蓝藻拒于河口外侧,同时对蓝藻资源化处理,使沿河岸边保持环境整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能弧形蓝藻收集结合船载式藻水分离成套装置,它包括浮于水面上的第一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第二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藻水分离系统和尾水处理系统,第一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和第二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包括多道呈弧形组装连接在一起的拦截收集装置,拦截收集装置包括V字形拦截装置和检修平台,检修平台设于V字形拦截装置的V字形尖端外侧,V字形拦截装置的V字形尖端夹角处设有吸藻泵,吸藻泵通过管道与藻水分离系统连通,第一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设置在河道口中间,其两端留有通航口,第二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两端的检修平台延伸连接至河岸,其中间留有通航口,第一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和第二道蓝藻智能化捕捞收集设施平行设置,藻水分离系统和尾水处理系统设置在浮于水面的趸船上。
在一种具体方案中,藻水分离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藻水储存池、气浮反应槽、微纳米气浮、藻渣储存池、叠螺机和藻泥储存槽,叠螺机产生的压滤尾水通过管道输送至尾水处理系统中。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尾水处理系统采用AAO-MBR工艺,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池、清水池以及污泥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1120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描仪壳体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楼梯栏杆用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