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导水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97225.2 | 申请日: | 202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61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段春云;周君;冯艳;周亚旭;王虎;高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锐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3/06;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1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水路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导水路面结构,属于路面施工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铺设的面层、排水机构、隔层、基层,所述基层两侧沿基层长度方向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机构与排水沟相连通,本申请在使用时,雨水穿过面层直接渗透至排水机构内,再从排水机构排至排水沟内,大大缩短了雨水滞留在面层内的时间,降低了面层受损的可能性,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路面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导水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现有的海绵城市路面多采用透水路面结构,主要包括从上之下依次铺设的透水沥青面层、隔水层以及路基,雨水渗透至透水沥青面层内后,沿着隔水层顶部的纵、横坡排出透水沥青面层,并引到邻近的排水设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雨水从透水沥青面层内部排出至排水设施内,排水路径较长,这就导致透水沥青面层长时间浸泡在雨水中,易产生水损坏,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雨水滞留在面层内的时间较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导水路面结构,本申请在使用时,雨水穿过面层直接渗透至排水机构内,再从排水机构排至排水沟内,大大缩短了雨水滞留在面层内的时间,降低了面层受损的可能性,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导水路面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城市导水路面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铺设的面层、排水机构、隔层、基层,所述基层两侧沿基层长度方向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机构与排水沟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穿过面层直接渗透至排水机构内,再从排水机构排至排水沟内,大大缩短了雨水滞留在面层内的时间,降低了面层受损的可能性,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水机构包括导水组件与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间隔铺设于隔层顶部的盲管,所述盲管沿基层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盲管呈拱形,所述盲管与排水沟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过面层的雨水部分直接流至盲管内,部分在导水组件的作用下流至盲管内,再从盲管流至排水沟内,排水效率高。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水组件包括设于相邻盲管之间的碎石层,所述碎石层底部呈拱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碎石层内的间隙大,导水效率高;另一方面,碎石层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提升了路面的强度。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盲管外侧设有抱箍,相邻所述抱箍之间设有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有盲管通过连杆连接成一个整体,整体性更强,稳定性更强,不易产生偏移。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杆上设有透水隔板,所述透水隔板将碎石层分隔为网格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隔板对碎石层内的碎石进行限位,提升了碎石层的稳定性。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盲管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防尘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外界灰尘进入盲管内的可能性,降低了盲管被堵塞的可能性。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水沟内位于盲管的端部处设有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次对盲管内排出的雨水进行过滤,便于后期的再次利用。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防尘板内侧设有弹性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锐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锐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972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滴灌带支撑机构
- 下一篇:一种地质勘察岩土深度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