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基处理用预制混凝土桩帽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95165.0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43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白鸿国;崔维孝;张秋月;吴广宇;李琬荻;李一峰;苏畅;王大永;王星凡;何会胜;唐勇哲;张煜;李现军;尹金强;兰锡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天津永生伟业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E02D5/22;E02D5/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范建良 |
地址: | 300142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基 处理 预制 混凝土 桩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基处理用预制混凝土桩帽,包括混凝土预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预制体内设有刚性骨架,在混凝土预制体的下表面设有管桩定位槽;在管桩定位槽侧所述混凝土预制体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焊接预制槽,所述焊接预制槽与管桩定位槽连通;所述管桩定位槽内设有管桩连接组件,所述管桩连接组件包括管桩连接板,所述管桩连接板的上表面沿圆周方向设有预埋筋,所述预埋筋延伸指混凝土预制体内与刚性骨架连接。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定位可靠,可以保证管桩与预制混凝土桩帽连接强度,避免发生偏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基处理工程中的桩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基处理用预制混凝土桩帽。
背景技术
对于软土地基工程来说,控制其地基沉降变形,主要是指控制工后沉降量,是将其工后沉降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目前地基处理工程,可采用管桩等预制桩进行加固处理。在预制桩施工结束后,为解决上部荷载向下部桩基的传递问题,在其桩顶设置桩帽使地基土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使地基的沉降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桩顶所用的桩帽主要为采用在桩顶上部及周围铺设好钢筋网及模板后在现场直接浇筑混凝土,经自然养护28天后才形成混凝土桩帽。这种现浇混凝土桩帽的结构尺寸较大,施工受天气影响较大,雨天几乎无法施工,且施工过程中需逐个绑扎钢筋、支模、逐个现浇混凝土,工序比较复杂,工期较长,造价较高。这种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桩帽质量得不到保证,容易造成地基在受力后沉降不均匀,且现场施工量大,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加长了施工周期,而且施工现场进行湿法作业,容易造成施工环境的破坏。
现有技术中公开一种种预制混凝土桩帽,其公开号为CN204780865U,包括混凝土帽体、卡体和钢筋骨架体。其中,卡体设置在混凝土帽体上,卡体为凹槽或者凸块;混凝土帽体中设有钢筋骨架体,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浇注混凝土预制桩帽存在的缺陷,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与管桩连接不牢固,受力时发生偏载等问题,其问题在于此类的预制桩帽无法有效的实现在管桩上端部的连接。
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安装方便、定位可靠,可以保证管桩与预制混凝土桩帽连接强度,避免发生偏载的一种地基处理用预制混凝土桩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基处理用预制混凝土桩帽,包括混凝土预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预制体内设有刚性骨架,在混凝土预制体的下表面设有管桩定位槽;在管桩定位槽侧所述混凝土预制体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焊接预制槽,所述焊接预制槽与管桩定位槽连通;所述管桩定位槽内设有管桩连接组件,所述管桩连接组件包括管桩连接板,所述管桩连接板的上表面沿圆周方向设有预埋筋,所述预埋筋延伸指混凝土预制体内与刚性骨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桩定位槽为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预制体的至少两个相对侧面设有吊装预制槽,所述吊装预制槽内预埋有吊钉,所述吊钉与刚性骨架绑扎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埋筋向管桩连接板的中心设有折弯。
优选的,管桩连接板的形状为圆形、环形或者正多边形。
优选的,所述刚性骨架包括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以及连接上层钢筋网和下层钢筋网之间的竖直拉筋。
优选的,焊接预制槽的宽度小于管桩定位槽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桩帽采取工厂预制,不仅可以工厂化生产,且具有混凝土强度高、抗剪性能优、质量可靠、原材料用量少、堆放、运输、安装方便、转运时不易破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管桩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天津永生伟业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天津永生伟业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95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酒冷器节能减排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式热风循环中温烘烤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