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92956.8 | 申请日: | 202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72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王伟;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41/20;F25B41/40;F24F5/00;F24F13/24;F24F13/30;F25B39/02;F25B39/04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家标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324 | 代理人: | 辛元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组;制热回路,制热回路的冷媒入口与压缩机组的出气口相连通;制冷回路,制冷回路的冷媒入口与制热回路的冷媒出口相连通,制冷回路的冷媒出口与压缩机组的进气口相连通;其中,制热回路包括多个楼制热回路,多个楼制热回路并联设于制热回路的冷媒入口与制热回路的冷媒出口之间,楼制热回路用于向楼宇内的制热设备提供热量;制冷回路包括多个楼制冷回路,多个楼制冷回路并联设于制冷回路的冷媒入口与制冷回路的冷媒出口之间,楼制冷回路用于向楼宇内的制冷设备提供冷量。本实施例能够同时进行制热和制冷,且能够满足小区内多个楼宇内制冷设备和制热设备的需求,提高能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家电已经广泛地被应用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种室内环境中。现有的家电如冰箱、空调、热水器等都是独立的产品,各自有独立的制冷制热系统,能源无法互用。制冷的家电产品造成热能的浪费,例如空调在制冷时,压缩机及室外机产生的热量排到室外,这些热量无法被再次利用。家电单独运行方式的能源利用率很低。
尤其是随着社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及社区范围内制冷制热设备的不断增加,从而一方面导致社区内能耗逐渐增加,另一方面也导致社区内能源浪费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当前的社区能耗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以解决如何提高社区内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组;制热回路,所述制热回路的冷媒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组的出气口相连通;制冷回路,所述制冷回路的冷媒入口与所述制热回路的冷媒出口相连通,所述制冷回路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组的进气口相连通;其中,所述制热回路包括多个楼制热回路,多个所述楼制热回路并联设于所述制热回路的冷媒入口与所述制热回路的冷媒出口之间,所述楼制热回路用于向楼宇内的制热设备提供热量;所述制冷回路包括多个楼制冷回路,多个楼制冷回路并联设于所述制冷回路的冷媒入口与所述制冷回路的冷媒出口之间,所述楼制冷回路用于向楼宇内的制冷设备提供冷量。
可选地,所述楼制热回路包括至少一个户制热回路,在所述户制热回路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户制热回路并联设于所述楼制热回路的冷媒入口与所述楼制热回路的冷媒出口之间。
可选地,所述户制热回路包括:至少一个制热管路,在所述制热管路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制热管路并联于所述户制热回路的冷媒入口与所述户制热回路的冷媒出口之间;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的数量与所述制热管路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阀门设于所述制热管路;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数量与所述制热管路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制热管路,所述冷凝器用于向制热设备提供热量。
可选地,所述楼制冷回路包括至少一个户制冷回路,在所述户制冷回路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户制冷回路并联设于所述楼制冷回路的冷媒入口与所述楼制冷回路的冷媒出口之间。
可选地,所述户制冷回路包括:至少一个制冷管路,在所述制冷管路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制冷管路并联于所述户制冷回路的冷媒入口与所述户制冷回路的冷媒出口之间;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数量与所述制冷管路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阀门设于所述制冷管路;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数量与所述制冷管路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制冷管路,所述蒸发器用于向制冷设备提供冷量。
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制热回路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制冷回路的冷媒入口之间,用于散失所述制热回路流出的冷媒中的多余热量;和/或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制冷回路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组的进气口之间,用于散失所述制冷回路流出的冷媒中的多余冷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92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