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净化低消耗炭基催化脱硫脱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91065.0 | 申请日: | 202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72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乾实;郑纪卫;王丰利;冯磊;崔学军;李夫明;张兴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市安邦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70 | 分类号: | B01F27/70;B01D46/10;B01D53/86;B01D53/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净化 低消耗 催化 脱硫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烟气净化低消耗炭基催化脱硫脱硝装置,属于烟气净化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箱体以及设于箱体一侧的进气口,所述箱体另一侧设有排气口,所述箱体内转动连接有滤箱,所述滤箱内设有催化剂,所述箱体上位于滤箱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滤箱与搅拌杆反向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箱体上位于滤箱一侧设有进氨管,本申请在使用时,驱动机构驱动滤箱与搅拌杆反向转动,滤箱将催化剂翻起,搅拌杆对催化剂进行搅动,在滤箱与搅拌杆的共同作用下,催化剂与烟气充分接触,提升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烟气净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气净化低消耗炭基催化脱硫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炭基催化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原理为:烟气在炭基催化剂的吸附及催化作用下,烟气中的SO2、O2和H2O发生反应生成H2SO4,H2SO4吸附在炭基催化剂微孔以及表面,同时利用炭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烟气中氮氧化物与稀释氨气发生催化还原反应生成N2,实现了烟气的脱硫脱硝,吸附催化反应后的炭基催化剂进行再生后循环利用。
现有的专利公告号为CN 212790197 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烟气净化低消耗炭基催化脱硫脱硝装置,包括箱体正面具有的箱门,所述箱体内腔中部以及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竖向排列的筛板,两个筛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形成左侧的进气腔室,中部的用于填充炭基催化剂的容纳腔室以及右侧腔室,气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进气腔室中部的出气罩连通且朝向扇叶,扇叶固定套装转杆的一端,且处于容纳腔室中的转杆上固定套装有多个等距排列的搅拌杆,箱体的顶面安装有用于向容纳腔室中充入氨气的进氨管。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搅拌杆无法搅拌到位于箱体边缘处的催化剂,搅拌不充分,使催化剂不能与烟气充分接触,降低了催化剂与烟气反应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烟气净化低消耗炭基催化脱硫脱硝装置,本申请在使用时,驱动机构驱动滤箱与搅拌杆反向转动,滤箱将催化剂翻起,搅拌杆对催化剂进行搅动,在滤箱与搅拌杆的共同作用下,催化剂与烟气充分接触,提升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烟气净化低消耗炭基催化脱硫脱硝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烟气净化低消耗炭基催化脱硫脱硝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于箱体一侧的进气口,所述箱体另一侧设有排气口,所述箱体内转动连接有滤箱,所述滤箱内设有催化剂,所述箱体上位于滤箱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滤箱与搅拌杆反向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箱体上位于滤箱一侧设有进氨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驱动滤箱与搅拌杆反向转动,滤箱将催化剂翻起,搅拌杆对催化剂进行搅动,在滤箱与搅拌杆的共同作用下,催化剂与烟气充分接触,提升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搅拌杆相连,所述动力组件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滤箱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个动力组件即可同时驱动搅拌杆与滤箱反向转动,节能环保。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箱体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杆设于搅拌轴上,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设于搅拌轴上的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箱体内位于搅拌轴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转杆,所述第一主动转杆一端设有与第一从动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主动转杆另一端穿出箱体,所述第一主动转杆另一端设有第一从动涡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组件驱动第一从动涡轮转动,在第一主动转杆、第一主动锥齿轮、第一从动锥齿轮、搅拌轴的传动作用下,搅拌杆转动、传动高效。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设于滤箱一侧的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箱体内位于滤箱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主动转杆,所述第二主动转杆一端设有与第二从动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主动转杆另一端穿出箱体,所述第二主动转杆另一端设有第二从动涡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市安邦冶金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莱芜市安邦冶金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91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载红外高光谱辐射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术下肢抬高装置